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进展-审批版-复件规范.pptx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进展-审批版-复件规范.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研究进展 1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制作单位: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1100号 目录 AMR的定义和诊断 AMR的预防与治疗 1 AMR的危害和不良预后预测因素 2 3 2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理论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对移植排斥的原因有过激烈的争论,焦点即为造成移植物直接损害的到底是细胞还是抗体。 1969年,Patel 等发现移植受者体内预存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可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 1970年,Jeanret 等在发生严重血管性排斥的肾移植受者 体内检测到了新产生的DSA。 1990s早期,Halloran 等明确了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时伴有抗HLA的新DSA产生,并初步提出了抗体所致免疫损伤的途径为“补体-中性粒细胞途径。 1. Terasaki PI. Am J Transp,2003,3:665. 2. Patel R, et al. N Engl J Med. 1969,280:735. 3. Jeannet M, et al. N Engl J Med. 1970, 282:111. 4. 郭晖.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02):138-43. 3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理论发展历程 1993年, Feucht 等报道了移植物毛细血管内皮表面补体片段C4d沉积与移植物失功的关系以及可以作为AMR的组织学指标。 2001年Banff会议AMR补充入病理分型标准。 2003 年, Halloran 等对同种异型抗体引起的排斥反应综合征进行了明确定义; 同年,Terasaki 等提出了器官移植的体液性排斥反应学说,认为抗体是导致移植物损伤的直接原因。 2007年和2013年Banff会议对AMB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 1. Feucht HE, et al. Kidney Int,1993,43:1333. 2. Solez K, et al. Am J Transpl. 2007,7:518. 3. Halloran PF. Am J Transpl. 2003,3:639. 4. Haas M. 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 2014;19(3):315-22. 4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AMR的机制:DSA通过多途径介导移植物内皮损伤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IL-1、IL-6、IL-8、CCL5) 黏附分子(VCAM-1、ICAM-1、E-selectin) 多形核细胞 DSA与细胞表面抗原直接作用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移植物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包括:与细胞表面抗原直接作用;补体结合途径或募集炎症细胞 补体结合途径 炎症细胞募集,毛细血管炎 增殖 补体抵抗 白细胞迁移 血栓形成 增殖 补体抵抗 白细胞迁移、粘附 A. Djamali,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4; 14: 255–271 5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AMR的分型诊断标准: Revised Banff 2013 criteria 2013年Banff会议上通过了最新的AMR诊断标准。 Banff 2013 标准要求以下3方面的证据以诊断AMR:组织形态学证据、抗体与血管内皮互作的证据、DSA存在的证据。 C4d染色不再是AMR诊断的必要条件 Banff 2013标准 急性或慢性损伤的组织学证据 抗体与血管内皮互作的证据 DSA存在的血清学证据 急性AMR 慢性AMR C4d染色但无无明显排斥反应的情况 A. Djamali,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4; 14: 255–271 6 P-CEL-2015.06-020 Valid Until 2017.06 专业资料,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微血管炎症(g >0或ptc>0) 内膜或透壁动脉炎(V>0) 急性血栓性微血管病,排除其它病因 急性肾小管损伤,排除其它病因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存在线性C4d染色 至少伴随中度的微血管炎症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