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生”一词的词义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先生”一词的词义演变.doc

浅析“先生”一词的词义演变   摘 要:在当今社会,“先生”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而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该词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它的用法更加广泛,外延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文章首先介绍“先生”一词的释义,进而分析该词语在几个时期所表示的不同含义,揭示其在词义上的发展历程,最后对造成其词义演变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先生;释义;发展;演变原因   作者简介:余芒(1996.5-),女,现就读于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36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先生”,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出生比自己早的长者,后来延伸为对人的一种尊称。在当今的生活中,它却被人们较多的用于称呼成年的男性。从最初用作对人的尊称到现如今用作对成年男性的称呼,可见该词意思明显发生改变。对于该词语在词义上的变化,人们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词义是如何演变?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其词义的演变呢?   一、“先生”一词的释义   “先生”一词产生于中国古代。原指先出生的孩子,最初并不用作称谓语,而是两个单音节字的连用。“先”最初被视作动词,有“前进”的意思;“生”也是动词,表出生之意,“先”、“生”二字合在一块便意为先出生的人。[1]此外,它还有先接触陌生事物的意思,进而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后来又被延伸为对人的尊称,才用作称谓语,这是该词在发展初期的释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后发现,现在该词语的意思有:1、指老师;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尊称有身份、有声望的女性);3、称呼已婚妇女的丈夫以及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2]由此说明,现如今“先生”一词较之于先前外延扩大,具有丰富的意义。   二、“先生”一词的发展历程   1、封建社会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政》篇中就曾出现这一词,“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孟子在其著作《孟子?离娄上》中对该词也有提及,“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此时,“先生”的词义扩大,不单单指先前所说的父兄,而且还指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封建社会时期,该词主要是用于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如:《曲礼》中“从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2、民国时期   由于这个时期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先生”一词而被赋予新的含义――尊称一些爱国志士以及为祖国鞠躬尽瘁的先贤们。大才子胡适就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做出巨大贡献,而被人们尊称为胡适之先生。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试图在文化上对国人进行思想启蒙,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另外,由于民国时期经济发展,人际交往时移事迁,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女性地位提高等诸多转变,因此“先生”一词又增添一些新的意思。它既可以用来指女性的配偶(即:丈夫);也可以用来指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如:账房先生、医生);还可用于称呼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如:杨绛先生)等等。   3、当今社会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21世纪,我们经常会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先生”一词称呼成年男子。例如:参加各种宴会时,主持人会在开场时说:“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某某晚会”。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许多,便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现如今“先生”这一称谓所表达的意思与先前封建社会时期以及民国时期都有所区别,词义又发生新的演变。   三、词义演变的原因   “先生”一词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纵观其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该词的用法更加宽泛,外延不断地扩大。“先生”一词能流传千古,词义历经多次演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词义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封建时期,国家历经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一些称谓语存在显著的尊卑礼仪色彩。[3]“先生”一词在那时只用来称呼德高望重、有学问的人,因而使用范围狭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制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先生”一词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到民国时期,“先生”一词便拥有一些新的含义。然而,该词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革命色彩,它甚至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的情调,就曾一度少用。[4]   其次,词义演变还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在封建社会,先人们始终恪守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后来,随着封建制度土崩瓦解,民主平等的思想广为流传,促使女性觉醒,开始反抗男权中心主义,社会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女性,于是人们用“先生”来尊称她们。   再次,演变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实行“对内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