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仔猪下痢病的诊断与防治-余幻灯片.pptVIP

第三讲 仔猪下痢病的诊断与防治-余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坤集团兽医培训教材 猪的生理特点是“一快三差,即保温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而 生长发育很快(月龄体重已达初生重的六倍以上)。保温不良,栏舍卫生条件差,潮湿、污秽,母猪奶头不洁,饲料中营养不足或微量元素、维生素欠缺引起的营养不全,气候突变(忽冷忽热),感染病原微。 生物或寄生虫等均可引起下痢、拉稀病是猪只(尤其仔猪、小猪)最为常见而又大大影响成活率的重要消化道疾病,往往成为第一死因。 现就下痢的临床诊断要领、治疗原则,预防方法介绍于下以供参考: 一、常见拉稀病临床诊断要点 (1) 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和流行性腹泻(类冠状病毒)——冬春(12月-3月)多发,水样下痢,大小猪均发,一过型流行、传染快,热候不明显,中、大猪很少死亡,仔猪年龄愈小(10日内),死亡愈多,抗菌药无效,小肠出血、肠壁菲薄。 (2) 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于8周龄以下仔猪,大猪少发生,粪便呈酸性,仔猪迅速脱水死亡。 (3) 仔猪黄痢、白痢——黄痢多在初生仔猪(1-5日龄)发生,早发性大肠杆菌病(O8-、K88等)便稀呈碱性,十二指肠充血、充气,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K88、K99、F17、F41等),7-30日龄仔猪发病,排白色腥臭稀粪,粪便PH碱性,胃内有凝乳块,十二指肠充血、充气、无呕吐。 (4) 仔猪红痢(梭菌性下痢、坏死性肠炎)——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主发于3日内仔猪,排红色稀粪,死亡率高,病程短,小肠出血,坏死、充满气泡。 (5)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1-4月龄仔猪多见,与饲管卫生不良有密切关系,持续性下痢,排恶臭带血稀便,肢端发绀,偶有咳嗽,肝脂肪变性、脾增生性肿胀,大肠有不规则的浮膜性坏死,肠壁增厚。 (6) 猪痢疾(血痢)——由密螺旋体引起,2-3月龄架子猪多发,粪便混有粘液,血液,大肠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无明显病变。 (7) 水肿病——因刚断奶后不久的仔猪未注意少吃多餐,而摄食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过多,消化不良,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而引起水肿和下痢,这种猪除下痢而外,还有体温升高(4-5℃),眼睑、头颈水肿。 结膜高度充血(红眼病)和神经症状(卧地不起、颤抖、转圈、鸭游等症状;而且往往突然死亡,病程较短,剖检见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 心包、胸腔、腹腔积液、胃壁大弯胶样浸润, 眼睑、颜面、头颈皮下水肿。 8) 食饵性下痢——由过食引起,无热候,粪便中有尚未消化的饲料碎片,停食一天后,症状自然减轻。 (9) 贫血性下痢——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良、缺铁、缺铜、缺硒引起,形体消瘦,皮肤、粘膜苍白,粪便中无异常夹杂物,往往衰竭死亡。 (10) 寄生虫性下痢 由于蛔虫、姜片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棘头虫等寄生,产生毒素和机械损伤肠粘膜引起,这种下痢病程长,体质消瘦,有贫血现象,皮下水肿,胸腹水增多,有吃食中突然停止离槽卧地,不久又去吃食的现象(因寄生虫绞动引起腹痛),还有磨牙、空嚼等发生,偶见排出虫体。 (11) 感冒性下痢——多在气候寒冷季节,受凉感冒发生,有发烧、鼻流清涕、舌苔薄白, 流泪、咳嗽、喷嚏等症状,大便稀溏,按感冒治疗后会减轻,病程不长。 (12) 中毒性下痢——有中毒史(如喂霉败饲料),服药过量(如有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中药苦楝皮水等), 来势猛,症状明显而剧烈(神经症状、呕吐、腹泻),体温偏低,病程短,转归快。 二、拉稀病治疗五项原则 (五步曲) (1) 导泻——只能缓泻,不能竣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粘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蓖麻油、花生油、菜油、石蜡油任选一种口服。 (2) 消炎、抑菌——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 治疗 细菌、密螺旋体传染性腹泻 治疗 病毒性腹泻 原虫性下痢 非传染性下痢可用黄连素或比塞克林。中药可口服白头翁汤或黄连解毒汤。 (3) 收敛——可选用鞣酸蛋白、活性炭、石榴皮熬水或食醋等具有收敛、吸水、保护肠粘膜上皮。 (4)补液——脱水三分之一以上,就有生命危险,拉稀病死亡,原因大多因为失水,心力衰竭而死。水是生命的第一源泉,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下痢,都要及时补液。 补液方式有 : A、口服补液盐 氯化钠3.5克、 氯化钾1.5克、 碳酸氢钠2.5克、 葡萄糖20克、 水1000毫升; B、综合输液,本着强心、利尿、解毒、调整PH、保肝、促消化、补血等,加入相应药物(以20公斤小猪为例): 50%葡萄糖20毫升×2支、 0.9%生理盐水30毫升、 5%小苏打注射液10毫升、 维生素C液2毫升、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