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地质体基本产状及原生构造.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 型 的 不 整 合 类 型 (a)变质岩或岩浆岩与上覆层状沉积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b)老的褶皱变形沉积岩与年轻的未变形沉积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c)沉积岩平行沉积岩之间的假整合(即平行不整合) 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大峡谷出露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岩石序列(垂直厚度约2000m,时间跨度达30亿年),但即使这样,这里也存在着多期次不整合现象。 苏格兰Siccar Point的角度不整合 若干重要不整合与地壳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 (Yanshanian movement):是我国地质学家翁文灏(1927)以华北北部燕山为标准地区创建术语,原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山活动和成矿作用。现在它一般指中国发生在晚侏罗世-白垩纪末(1.6- 0.7亿年)的地壳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不仅是重要构造变动期、也是岩浆爆发期和成矿大爆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部矿产的80%以上),它涉及中国东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中国西部、整个太平洋两岸。因此,燕山运动属洲际性的重要地壳运动。 不整合与地壳构造运动 加里东运动(Caledonian Orogeny ):是以英国苏格兰加里东地区命名的构造运动,是指开始于寒武纪末而结束于志留纪末(4.88- 4.10亿年)的构造运动。 海西运动(Hercynian Orogeny):也称华力西运动(Variscan Orogeny),泛指欧洲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时代从石炭纪-二叠纪。 不整合与地壳构造运动 印支运动(Indosinian movement) 法国地质学家Fromaget(1934)把印度支那半岛晚三叠世的褶皱命名为印支褶皱。我国地质学黄汲清(1945)将中国境内三叠纪末的地壳运动称为印支运动。现指晚二叠世-三叠纪(2.57-2.25亿年)的构造运动。 阿尔卑斯运动(Alpine movement):在欧美广泛使用的术语。以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命名的构造运动。它包括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内的地壳构造运动。现大部分欧美地质学者把阿尔卑斯运动的时间限定在新生代第三纪或古近纪,也是全球性构造运动。 递变层理(粒级层) 递变层理又称粒级层,陆源碎屑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流体(通常是浊流)逐渐减弱而形成的一种沉积结构。 特征:单一成分地层中从底到顶,颗粒由粗逐渐变细,由粗砂质递变为细砂质、粉砂质,甚至泥质。 成因:大陆斜坡浊流物质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形成的。 用途:根据粒级层下粗上细的渐变特征,可以确定岩石顶底面,但发生高级变质作用可以有相反现象,要慎重使用。 粒级层 细粒泥质物质分布在整个地层中,而粗粒物质则由底到顶逐渐减少 顶 底 ①碎屑颗粒悬浮 在浊流中 ②浊流能量降低,碎屑颗粒 由于自身密度重力而沉降 ③静水环境下,碎屑 颗粒完全沉降 递变层理(粒级层理)形成过程 粒级层 波痕 波痕:是滨-浅海砂粒、粉砂和粘土在水流、波浪及风对水面影响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波状构造。 特征:波痕由狭窄波脊或波峰和宽阔波谷组成。 成因:震荡水流形成的波痕通常为对称波痕。单向水流或非对称水流形成的波痕为非对称波痕。 用途:震荡波痕波脊或波峰的狭窄尖顶向上,指示了沉积层序顶面;波谷的宽阔圆弧底指向沉积底面。 (a)单向水流运动产生非对称的波痕; (b)前后来回震荡运动的水流产生对称的波痕; 泥裂 泥裂是沉积层面暴露地表的标志之一,它是未完全固结沉积物暴露于水面之上,表面干涸开裂形成的暴露标志。 此外,还有雨痕、生物膜、底面印模等。 泥 裂 的 形 成 过 程 ①细粒泥质沉积物中的水被蒸发出去后,泥质沉积物发生收缩产生泥裂。 ②粗粒砂质沉积物充填并覆盖泥裂。当砂泥质岩层被剥蚀掉以后,显露出保留了粗粒砂质沉积物充填的泥裂。 野外所观察到的泥裂 原生沉积构造的研究意义 识别沉积岩岩层面向(顶底); 追索构造标志; 区分层理和变质面理置换关系; 区分单斜岩层和等斜紧闭褶皱; c 横向置换下的面理与层理关系 (地壳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之一) 非构造变形卷曲层 (软沉积或同沉积变形) 伸展构造变形褶叠层 (固态流变变形) 接触关系 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指上、下地层空间上的接触形式和时间上的演化特征,它直接记录了地壳构造运动发生和演化的历史; 接触关系是研究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形成演化历史一个最直接的野外特征和标志; 接触关系是划分地质构造单元、构造层的最基本依据之一; 接触界面往往是矿产的重要控制因素; 接触界面是地质填图的一个重要地质界面; 地层接触关系 ■ 整合接触关系 ■ 不整合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关系 不整合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基本特征 ■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具明显沉积间断和地层缺失; ■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并以一定角度相交; ■ 三个明显差异:岩性、产状和构造型式; ■ 不整合面的上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