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z社会学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农村社会中的个人——农民 一、农民的界定 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里特·M· 罗吉斯和拉伯尔·J· 伯德格认为:“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的定向的乡下人,他们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就是说,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费的。因此,农民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者是一个意思。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认为:“农民是相对城市限定自身的,如果没有城市就无所谓农民。《辞海》中说“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民: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的农村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第三讲 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 一、 农村居民的婚姻行为 1、婚姻行为的本质特征 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婚姻通常是指男女按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建立的关系。 2、择偶 越是传统的婚姻,越接近安排婚姻,越是现代的婚姻,越是接近自由婚姻。 二、 农村家庭 1、家庭的分类: 把家庭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 2、农村家庭功能 传统农村社会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产功能,消费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性生活功能。 3、农村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形态有宏观的家庭关系,微观的家庭关系。 三、农村家庭网络 1、农村家庭网络联结的前提 农民有了自主的同外界进行交往、自由的选择交往合作对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家庭网络建立的前提条件。 2、农村家庭网络的联结 以血缘、因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其中人们之间的相互的利益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3、农村家庭网络的特征 以亲属关系为主干的网络系统,女系关系占重要地位。 第四讲 农村社会组织 一、 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 1、秦以前的农村组织 2、秦汉至隋唐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结构 3、宋至清末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4、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6、两点启示:A、家庭是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B、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大致有官办的行政组织和民办的自治组织两大类。 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1、政治组织2、村民自治组织3、经济组织4、事业组织5、团体组织6、宗族和宗教组织 三、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其演变趋势 一、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立 1、农村基层社区的权利结构 2、明晰产权,完善经济组织的坚实基础。 二、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 1、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 2、由行政指令、干预的农村被组织状态,逐步出现大量的自组织。 3、由正式组织向大量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格局转变。 4、由传统组织向现代化组织转变。 第五讲 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1、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因此,社会分层的关键,是分层的标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毛泽东的分层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分层标准。 2、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化的原因 财产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系统与择业行为的变化 ;分配制度的变革。 3、市场经济中的农村社会分层标准: 政治资源: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经济资源: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占有能力; 文化资源:指社会认可的对知识和技能的拥有状况。 这是目前农村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 二、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1、中国古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中国古代:士、农、工、商 封建农村社会分层:地主、雇农、佃农、自耕农。 2、中国近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构成了农村社会的基本分层结构。 3、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之前:两大阶级一个阶层。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过渡性特殊阶层。 我国农村的阶层结构(陆学艺): A、农村劳动者:约占60%,主要指从事农林牧副渔等行业的农村居民; B、农民工阶层:约占20%左右,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者。 C、个体工商户:约占7%左右,指从事商业活动,雇工在8人以下者。 D、农村管理者:约占6%左右,指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 E、农村知识分子:约占1.5-2%,指农村中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的社会成员。 F、私营企业主:约占0.3%,指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雇工在8人以上者。 G、雇工阶层:约占0.5%,指从事加工和采矿等小作坊者。 H、乡镇企业管理者:约占0.4%,指在乡镇企业中承担一定职务者。 I、过渡性特殊阶层:约占0.2%,包括失地农民、农村白领、食利阶层、大学生村官(农村驻村干部)

文档评论(0)

518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