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风险评估技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风险评估技规范

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本署)為使開發單位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作業時,有一致之步驟與方法,特訂定本技術規範。 二、開發單位於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之健康風險評估作業時,應依本規範就營運階段可能運作之危害性化學物質,辦理開發行為影響範圍內居民健康之增量風險評估。 三、本規範所稱危害性化學物質,指本署、相關機關或國際環境保護公約公告或定期修正之最新清單所列者,包含: (一)依下列環境保護及安全衛生法規所列之化學物質: 1.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公告之毒性化學物質。 2.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其他行業別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所列之化學物質。但不包括燃燒設備排放之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 3. 放流水標準所列之化學物質。 4. 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中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及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CLP)溶出標準所列之化學物質。 5.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所列之化學物質。 6.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列之化學物質。 7. 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化學物質容許濃度標準所列之有害化學物質,及勞工安全衛生法所稱危險物、有害物、有機溶劑、特定化學物質等。 (二)依下列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所規範之化學物質: 1. 斯德哥爾摩公約。 2. 蒙特婁議定書。 3. 其他國際環境保護公約。 (三)依本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指定之其他有害化學物質。 四、第二點所稱影響範圍之認定,依據空氣品質模式模擬規範之規定認定之。但不得小於十公里乘十公里之區域面積;經由放流水排放至承受水體者,應以放流口以下之承受水體流域為範圍。 五、開發單位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前,應先依環境影響評估公開說明會作業要點規定之程序,召開健康風險評估規劃及範疇說明會,針對健康風險評估之規劃內容與範疇,與受影響範圍內居民、主管機關及相關機關進行溝通後,並針對居民、主管機關及相關機關所提意見加以回應說明參酌採納情形,始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作業。 六、健康風險評估作業應包括危害性鑑定、劑量效應評估、暴露量評估及風險特徵評估等四部分。 七、健康風險評估作業之步驟、內容、方法如附圖,並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危害性鑑定:包括危害性化學物質種類、危害性化學物質之毒性(致癌性、包括致畸胎性及生殖能力受損之生殖毒性、生長發育毒性、致突變性、系統毒性)、危害性化學物質釋放源、危害性化學物質釋放途徑、危害性化學物質釋放量之鑑定,相關鑑定內容、方法如附件一。 (二)劑量效應評估:致癌性危害性化學物質應說明其致癌斜率因子,非致癌性危害性化學物質應說明其參考劑量或參考濃度。相關評估內容、方法如附件二。 (三)暴露量評估:進行開發活動於營運階段所釋放危害性化學物質經擴散後,經由各種介質及各種暴露途徑進入影響範圍內居民體內之總暴露劑量評估,相關評估內容、方法如附件三。 (四)風險特徵評估:依據前三項之結果加以綜合計算推估,開發活動影響範圍內居民暴露各種危害性化學物質之總致癌及總非致癌風險,總非致癌風險以危害指標表示不得高於一;總致癌風險高於10-6時,開發單位應提出最佳可行風險管理策略,並經本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認可。風險估算應進行不確定性分析,並以九五%上限值為判定基準值。相關評估內容、方法如附件四。 八、暴露量評估所需大氣擴散模擬,應依據空氣品質模式模擬 規範及空氣品質模式評估技術規範之規定進行,且氣象資料應選擇距離開發區域較近或與開發地點相似之中央氣象局或民航局所屬氣象觀測站提供者,並應以近五年氣象資料進行擴散模擬。 九、已完成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並經審查通過之開發行為,開發 單位於審查通過後五年內依法申請變更提出環境影響差 異分析報告,而應執行健康風險評估作業者,得援用前次 審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所載相關參數,並應敘明暴露 評估所需相關參數之合理性。 十、經由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暴露所致之健康風險評估,應依據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健康風險評估評析方法及撰寫指 引之規定進行。 十一、開發行為與化學物質運作量無關聯者,得敘明理由經本署認可後,免依本規範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作業。 附圖. 健康風險評估流程圖 附件一 危害性鑑定 健康風險評估第一步驟即是對暴露物質有所瞭解,因此需先進行危害性鑑定(hazard identification),即針對危害性化學物質之固有毒性進行確認,並了解暴露此物質可能導致之健康問題,如癌症、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心臟血管、肺部、腸胃肝膽、腎臟皮膚、生殖缺陷等相關疾患。 危害性鑑定係一種定性之風險評估,主要是針對污染物質之固有毒性作一確認。進行危害性鑑定時必須調查與污染物質相關之各種化學、生物資料,才能了解該物質是否引起致癌作用或其他健康效應。由於化學物質很少以純物質狀態存在,且常在進入人體後轉化為其他代謝物,因此在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cz0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