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汇报.doc

 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汇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汇报

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汇报 **县地处鲁北平原原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区,版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0镇四乡,人口63万万,是**的故里。我县食用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上世纪660年代来广大农村就开始利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自20003年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食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以来,,食用菌生产健康快速发展,,连续三年来先后被省市有关关部门评为食用菌工作先进单单位。现将食用菌星火科技示示范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在省市科技、财政等部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按照照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县建设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狠狠抓落实,项目进展顺利。至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大棚棚21000个,种植面积550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量达1.8亿斤,产值2.11亿元,纯收入1.26亿元元。已形成10个食用菌生产产重点乡镇,种植专业村3220个,菇农1.8万余户,,种植户年人均增收20000余元。县内现有食用菌加工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50000吨。建有食用菌菌种场场6处,配套完善达到一级菌菌种场标准的3处,年产食用用菌菌种50万袋,建立了种种质资源库,引进开发了144个适宜当 市场和龙头头企业建设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强。在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原占占地30亩的基础上,今年春春季又投资30多万元将二期期工程扩大到60亩,并硬化化市场路面,规范市场管理,,现已成为鲁北最大的食用菌菌批发交易市场。现建有***等6家食用菌加工企业,开开发生产的食用菌保鲜真空包包装、食用菌罐头、食用菌酱酱菜、食用菌饮料等产品,已已销往京津沪等近百个大中城城市,部分产品已销往俄罗斯斯。 **镇占地1000亩的中心园区内,已建成成高标准食用菌大棚110个个,投资40万元为种植户提提供建棚用砖、水泥立柱、竹竹杆、大棚操作间等,投资330万元在园区内架电、打井井、修路、建桥等。园区现已已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生生产、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省级级示范园区。 为保障食用菌星星火科技示范县项目的顺利实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县长任组长,县科技局、蔬菜菜办、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为为成员的食用菌星火科技示范范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目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指指导监督等。三年来,共举办办各种类型的食用菌技术培训训班12期,培训菇农70000余人次。连续三年举办食食用菌经贸洽谈会和赛菇大会会,评比蘑菇状元,并大张旗旗鼓地进行奖励表彰。在项目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给予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怀,省科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农农科院的领导多次来**县指指导工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问团蔡德华教授、宫志远研究究员等专家多次来**进行技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食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术难题,有利地促进了项目的的顺利实施。 2004年年进行了棉籽壳、桑杆、棉杆杆、玉米芯、杂木屑、果树木木屑等各种原料的配方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经我县多次次实验并成功推广的用塑料膜膜封闭高温灭菌代替砖体灭菌菌灶技术、双层栽培袋替换用用胶布封接菌口技术,大大减减少了投入,降低了杂8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元。2003年在香菇越夏反反季节栽培试验方面取得成功功,2005年种植反季节香香菇大棚500多个,增加农农民收入300多万元。试验验推广了桑菌、菌菜、菌菌轮轮作栽培模式,特别是利用88万亩的桑蚕生产基地优势,,成功探索和推广了符合惠民民实际的以桑促菌、桑菌结合合的“3+1”发展模式,即即每发展3亩桑园配套建一个个高标准蚕菌两用大棚,实现现了冬春养菇、夏秋养蚕、桑桑秆养菌、菌糠肥田的良性循循环。我县利用这一模式发展展了5000个蚕菌两用大棚棚,增加经济效益5000万万元。引进推广白灵菇大棚8800个,增加社会效益4000多万元。 实施食用菌星火示范县建设三三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县委、、县政府已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实施“科技富民”工程的重要要手段列入工作日程,发展目目标是到2005年底全县建建成食用菌大棚24000个个,栽培面积600万平方米米,总产量8万吨,产值2..4亿元,菇农年人均增收11500元以上;消化农作物物秸秆、木屑等8万吨,有机机肥还田5.5万吨;培植壮壮大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能力1万吨,利税1000万万元。为保证任务目标的完成成和实现,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投资40万元,完成中中心园区的后期建设工程。增增建80个标准化大棚,使园园区示范棚达到180个。启启动一处标准化菌种场建设,,尽快解决园区周围30000个大棚的菌种供应问题。 2、目前全县尚有各种农作作物秸杆、果树木屑等下脚料料5万余吨没有得到转化。通通过项目实施的逐步推进,争争取每年增加利用原料1万吨吨,增加经济效益2000万万元;同时通过食用菌生产,,实现种养结合,减少环境

文档评论(0)

3wxrv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