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及水土流失的治理.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什么地方修?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坝地玉米 淤地坝 在什么地方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在沟谷处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农业技术措施 适用地区 主要措施 目的 耕作区 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耕套种 提高肥力、 保持水土、 发展生产 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 套种能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 喷灌 滴灌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措 施 功 能 工程 措施 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水土 平整土地 修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 措施 植树(乔、灌木)、种草 蓄水保土, 发展多种经营 农技 措施 深耕改土 蓄水保土, 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热 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感知黄土高原 未 经 治 理 的 黄 土 高 原 黄土高原治理以生物措施治本,植树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初步治理的黄土高原 在缓坡上修筑水平梯田蓄水保土,是黄土高原治理的工程措施。 黄 土 坡 上 的 水 平 梯 田 经 治 理 的 黄 土 高 原 植被破坏 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 减少,燃料 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开垦荒地 砍伐森林 生态环境 恶化,自然 灾害频繁 农作物产 量下降 扩大荒地 开垦面积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 本图在河源、河套、壶口、郑州、河口地区设有超级链接 黄土广布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水土流失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区的位置和范围 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 太 行 山 长 城 秦 岭 乌鞘岭 35° 40° 100° 105° 110° 115° 黄土高原的范围像一只皮靴,以太行山为靴筒,以长城为靴带,踢着乌鞘岭,踩着秦岭。 【慧眼识图·确定黄土高原的地理边界】 A B C L M N 黄土地貌 地表形态 黄土塬 地表平坦的黄土高地,坡度1°~3° 黄土墚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5°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穹起 水土流失面积 其中严重的地区 每年流失的土壤 27万K㎡ 16亿吨 11万K㎡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 二、水土流失的形成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沟谷地貌 沟间地貌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A B C 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A B A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呢? A B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A B C 黄土高原地貌有什么特征? 千沟万壑 地形起伏大, 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易流失、崩解 降水特点 ——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冲刷作用强 植被稀少 (1)自然因素(9.6%):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少,削减雨水和径流能力降低 ④土壤: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90.4%): ①植被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陡坡垦耕、战火硝烟 ②轮荒:落后的迁移式农耕制度,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