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脉管炎.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Buerger病);是一种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血管闭塞性疾病。 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①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 ;②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 上述诸因素中,主动与被动吸烟是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起于动脉,累及静脉,由远向近发展、病变呈节段性。 早期:以血管痉挛为主 血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 血栓形成,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后期:血栓机化、闭塞。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症状可有所缓解。随着病变的发展、反复及加重,最终可造成肢体远端坏疽或溃疡。 ;【护理评估】 ;Ⅰ期(局部缺血期):动脉局限性狭窄 — 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针刺 等异常感觉 — 皮温稍低 — 皮肤较苍白 — 胫后动脉和/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Ⅱ期(局部缺血期):患肢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 — 活动后间歇性跛行(典型表现) — 指(趾)甲变形可出现皮肤脱屑、干燥 — 皮温低于正常、苍白明显 — 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少部分病人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出现下肢浅小静脉条索状炎性栓塞,局部皮肤红肿、压痛,约经两周可逐渐消失,然后又在另一处发生。;●;Ⅲ期(营养障碍期): 动脉狭窄严重、广泛,侧支循环失代偿 — 静息痛(夜间尤甚,抬高加重,下垂减轻) —屈膝护足,辗转不安 — 指(趾)腹色暗红,肢体远端水肿 ;Ⅳ期(坏疽期):动脉完全闭塞 — 静息痛等症状加重 —指(趾)端出现干性坏疽或缺血性溃疡 —继发感染后出现湿性坏疽或全身中毒症状;干性坏疽;分期;(四)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1.一般检查: ① 皮肤温度测定: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提示皮温降低侧有动脉血流减少。 ②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做肢体抬高试验。 2.特殊检查:超声多普勒检查、肢体血流图和动脉造影等检查; 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氏试验):患者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疼痛、足底皮肤苍白或腊黄色为阳性。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再让病人下肢自然下垂于床缘以下,正常人皮肤色泽可在10秒内恢复,若超过45秒且皮肤色泽不均匀,进一步提示患肢存在动脉供血障碍;;治疗要点与反应;;B.药物疗法 (1)? 血管扩张药:缓解血管痉挛。 (2)? 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的繁衍。 (3)? 中医中药活血化瘀通络。 (4)? 防治感染。 ;高压氧;2.手术治疗: (1)?目的:重建动脉血流通道,增加肢体血液供应,改善缺血 (2)方法:动脉重建术、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大网膜移植术、动脉旁路移植术、分期动静脉转流术、截肢术 ; 1.慢性疼痛 与肢端缺血有关 2.行走障碍 与患肢缺血、疼痛有关 3.焦虑 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肢端坏疽;一般护理 指导病人加强患侧肢体运动和行走锻炼; 保护患肢,注意保暖,但不能局部加温; 注意营养,提高机体修复能力。;病情观察;治疗配合;4.活动:卧床期间做足背屈伸运动,密切观察患肢,及时发现重建血管的痉挛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