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上课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琵琶行上课使用.ppt

琵琶行 白居易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 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正面、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略写) 第二次: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琵琶曲的过程 序曲: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二乐段: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三乐段:铁骑突出,高亢激越。 曲终: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从琵琶曲旋律变化的描写中你能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变化的轨迹吗?请从诗文中找出证据说明之。 1、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低沉抑郁) 2、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她对往昔的回忆(急切愉悦) 3、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冷落(幽愁暗恨) 4、渴望真情安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高亢激越) 5、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愤激、抗争) 音乐是心灵世界最美的语言,是情感宣泄的最佳方式。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怨悱,道出命运的沧桑。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令普天下伤心人同声一哭。 第三次(侧面、略写)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座皆泣 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 为什么诗人青衫“湿”? ??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殊,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杜甫 《赠花卿》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畅快。 —清·刘鹗《明湖居听书》 古今音乐描绘的方法有很多: (1)对乐曲或声音进行比喻时,也可运用通感比喻,喻体不诉诸听觉,而诉诸其他感觉或生活体验。如:苏联歌曲《喀秋莎》“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对声音的美妙或演奏(演唱)者的动作进行夸张。如:《列子.汤问》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写倾听者的反映或内心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如《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描写周围环境,从侧面进行烘托。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琵琶行》中的艺术典型 典型形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典型乐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典型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典型氛围: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典型感情: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 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1. 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2. 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3.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 一词多义 几 ,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数量,名词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说话,回答,动词 曲,名词 4. 为: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5. 轻: 轻拢慢捻 商人中立轻别离 6.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写,创作,动词wéi 弹奏,动词wéi 替、给,介词wèi 轻轻,形容词 轻视,动词 哭泣,动词 眼泪,名词 古今异义词 因为: 阑干: 向前: 老大: 颜色: 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文言句式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本(是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