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景谈》课件1.ppt

作者介绍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早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后,茅盾“带着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像一只失去定夺的小船,浮荡颠簸,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1939年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自然背景。 读课文,思考:文中依次写了哪些风景?从所给的词语中为每一幅“风景”找个最适合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明确:沙漠驼铃—高原归耕—河畔声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课文结构: 第一段 思考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中午 地点:猩猩峡外沙漠 景物:沙漠茫茫一片,广阔,荒凉,骆驼方阵 昂然高步,驼铃丁当。 人物:带领骆驼的人。 画面表现了什么? 明确:人的活动竟改变了自然景观。 沙漠驼铃 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画面解析 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 月夜归耕 思考: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三五明月,秃山,梯田, 耕牛,晚归人群的“剪影” 画面解析 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思考: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 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环境优美,色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地点:沿河的山坳里。 *画面表现了什么? 画面解析 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归纳 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 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 画面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