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全套完整课件)课件.ppt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全套完整课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批判施达克的错误 施达克(1858—1926) Carl Nikolaus Starcke 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88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88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6—192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哲学教授。 在《原始家族》一书中,施达克歪曲事实材料,企图证明本身体现着私有制、奴隶制和一夫一妻制原则的父权制家庭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他提出原始社会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农业母系道路和畜牧业父系道路,以此反对摩尔根等人关于原始社会史的进步观点。在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中,施达克通过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述评,表明他十分重视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但是他把唯物主义归结为当时的偏见,即追求各种粗俗物欲活动的龌龊行为,把唯心主义看成是对道德理想,即社会理想的信仰,这不仅反映他的观点是十分混乱的而且对唯心主义做了不可饶恕的让步。他承认政治对费尔巴哈是一个未知的地带,同时又热烈赞赏费尔巴哈所宣传的基本原则,即对己合理的自我节制和对人以爱。 施达克认为,只要有精神追求,相信人类进步,就是唯心主义;而追求物质享受,大吃大喝,就是唯物主义。 恩格斯指出,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具有追求理想和意图的人就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任何一个发育稍稍正常的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怎么还会有唯物主义者呢?”可见,划分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能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回答,而不能另立标准,否则,就会造成极端的混乱。 四、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和伦理学批判 1、费尔巴哈用宗教解释历史,以为历史的变化是以宗教为根据的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确实伴随着宗教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用宗教说明历史,而只能用历史说明宗教。宗教的变迁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2、费尔巴哈主张,追求幸福的欲望是生来具有的,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平等的 “他(费尔巴哈)本人除了矫揉造作的爱的宗教和贫乏无力的道德以外,拿不出什么积极的东西” “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历史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道德原则都是历史的产物,抽象的道德原则是根本行不通的。尽管对幸福的理解是相对的,但是,对幸福的追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否则,追求幸福就是一句空话。 3、恩格斯指出,只有考察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够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费尔巴哈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并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的,即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3.对偶家庭。 某种或长或短时期内的成对配偶制,在群婚制度下,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还不能称为爱妻),而他对于这个女子来说也是她的许多丈夫中的一个主夫。 这种习惯上的成对配偶制,随着氏族日趋发达,随着不许互相通婚的“兄弟”和“姊妹”类别的日益增多,必然要日益巩固起来。氏族在禁止血缘亲属结婚方面所起的推动作用,使情况更加向前发展了。这样,我们就看到,在易洛魁人和其他处于野蛮时代低级阶段的大多数印第安人那里,在他们的亲属制度所承认的一切亲属之间都禁止结婚,其数多至数百种。由于这种婚姻禁例日益错综复杂,群婚就越来越不可能;群婚就被对偶家庭排挤了。在这一阶段上,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共同生活;不过,多妻和偶尔的通奸,则仍然是男子的权利,虽然由于 经济的原因,很少有实行多妻制的;同时,在同居期间,多半都要求妇女严守贞操,要是有了通奸的情事,便残酷地加以处罚。然而,婚姻关系是很容易由任何一方撕破的,而子女象以前一样仍然只属于母亲。 在以前的各种家庭形式下,男子是从来不缺乏女子的,相反,女子倒是多了一点;而现在女子却稀少起来,不得不去寻找了。因此,随着对偶婚的发生,便开始出现抢劫和购买妇女的现象,这是发生了一个深刻得多的变化的普遍迹象,不过只是迹象而已。 这种对偶家庭,本身还很脆弱,还很不稳定,不能使人需要有或者只是愿意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因此它根本没有使早期传下来的共产制家庭经济解体。但是共产制家庭经济意味着妇女在家庭内的统治,正如在不能确认生身父亲的条件下只承认生身母亲意味着对妇女即母亲的高度尊敬一样。在一切蒙昧人中,在一切处于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中级阶段、部分地也处于高级阶段的野蛮人中,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 从群婚向个体婚制的过渡主要是由妇女完成的。 恩格斯:这是绝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llkk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