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处理与养生小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指压止血法 面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 前头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浅动脉。 后头部出血: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 手掌和手背出血:在腕关节内,即我们通常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桡动脉血压住。 手指出血:用健侧的手指,使劲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 足部出血: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 鼻出血 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 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之压点, (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 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 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离开高温现场等,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 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高热,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A: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 清除异物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判断呼吸 心跳停止判断法 心脏与胸骨的位置关系 按压定位 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上2横指),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 两乳头间 胸外按压的有效指征 1、按压触及大动脉搏动。 检查按压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时,能感觉到搏动; 2、散大的瞳孔逐渐缩小。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一般瞳孔都是放大的,在胸外按压之后如果瞳孔逐渐缩小,说明胸外按压有效; 3、口唇转红。 4、出现自主呼吸。 5、血压收缩压(收缩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 进行急救术培训的必要性 美国及西欧发达国家普及率已达3:1。 在亚洲的新加坡普及率达5:1。 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地区要求的普及率为80:1。 2010广州亚运会要求所有志愿者必须掌握此项急救术。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 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员工的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毅中 健康 ——亚健康——疾病 世界三种人(WHO的全球性调查) 健康人群——约10% 亚健康人群——约70% 疾病人群——约20% 亚健康人群 亚健康人群是从亚健康诱发环境的角度审视的,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工作紧张或不适应人群 (如“三资”企业员工、农民打工者等) 生活不规律人群 (如公司经理、昼夜轮班者、经常出差者等) 烦恼、焦虑人群 (如出国者、大学生等) 情感空虚、悲观抑郁人群 (如下岗者、离婚者、离退休者等) 特殊职业人群 (如演员、医护人员、电脑爱好等) 遭遇突发事件人群 (如突然遇到失恋、重病以及意外受伤等) 机体生长发育、转折期人群 (如儿童、青少年、更年期男女等) 体弱及病后人群 (如平素体虚者、大病、重病之后者等) 精神压力过大人群 (如公务员、知识分子、成功者等) 亚健康的转归 一是经过若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 二是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一种因过劳导致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 威胁人体健康的外在因素 1.环境的污染:空气,尾气,重金属,水质、电磁,化学,粉尘,噪声,放射线。 2.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 (抽烟,喝酒, 熬夜,压力大,透支体力) 3.各种食品添加剂滥用——非法添加 (瘦肉精.牛肉膏.三氯氰胺.苏丹红.致癌塑化剂.农药残留、激素…等化学物质)

文档评论(0)

小小紫色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