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pdfVIP

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工业

维普资讯 l6 第23卷 第 5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O.I).D. 2004年 l0月 文章编号 :1000—3754 (2004)05-0016-04 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 冯志强,张晓东,任延广,吴河勇,李春柏,董万百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海拉尔盆地是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复杂断陷,内部发育了三套烃源岩地层,烃源岩厚度较大, 有机质含量高;发育了背斜型油气藏、断块型油气藏、变质岩潜山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该盆地的油 气分布规律为主力生油凹槽的两侧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带,不整合面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其界面上、下 油气最富集,控制断陷结构的大断裂,特别是凹槽的传递断层带所控制的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带。苏德尔特构造带下降盘、贝西斜坡带、巴彦塔拉构造带、乌北洼陷岩性带为最有力的勘探 区。 关 键 词:生油岩;储层;油气藏;有利勘探 区 中图分类号:TEl2l_l 文献标识码:A 海拉尔盆地可划分为 “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 凹,其次是敖瑙海次凹,布郎德尔斯次凹中有少量分 造单元,由l6个凹陷组成。基底为古生界和前古生 布,前两个次凹中的源岩连片分布。自凹陷中心向边 界的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上覆地层为中生界侏罗 部厚度逐渐减薄,最大厚度位于贝 l9井区一带,达 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盆内充填的 300m。凹陷西南和中部源岩发育,东南部也有少量 沉积物总厚度为6000m,主要生油层系为铜钵庙组、 发育,但厚度薄,有机碳可达3.0%。南二段主要分 南屯组、大磨拐河组。该区自1982年开展物探工作, 布在包尔陶勒盖次凹,布郎德尔斯次凹中有少量分 截至2003年底已完成二维地震测线28961、9km,三 布,自凹陷中心向边部厚度逐渐减薄,最大厚度位于 维地震3133.7km ;完钻探井 151口,获得工业油 贝l8、海参2、霍3井区一带,达 200m。大一段主 流井40口,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009X10t,控制石 要分布在包尔陶勒盖次凹,布郎德尔斯次凹中有少量 油地质储量 80X10t,预测石油地质储量 5600X 分布,次凹中的源岩零散分布,凹陷中北部的贝7井 10t,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 113.3X10m 。 区和西南部的德 3井区厚度达 250m,有机碳可达 2.5% 。 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海拉尔盆地烃源岩的平均母质类型差,一般以 Ⅱ 和Ⅲ型为主,Ⅱ 型和 I型较少。纵向上主要生 1.1 生油特征分析 油凹陷母质性质变化趋势是差一好一差,其中南屯组 乌尔逊凹陷铜钵庙组生油岩主要分布于拉然宾庙 地层母质类型最好,以Ⅱ 型为主,兼有部分 Ⅱ 型。 次凹和扎和庙次凹中。前者分布较集中,后者分布零 大磨拐河组下段母质类型次之,基本上由Ⅱ 和Ⅲ型 散,拉然宾庙次凹中的南部一带和扎和庙次凹的厚度 组成,Ⅱ 型少量。其它层母质类型基本为Ⅲ型。地 达50m。自次凹中心向边部厚度减薄,有机碳可达 化综合评价表明,Ⅱ 型母质对盆地油气的生成有重 1.1%。南一段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源岩连片分布, 要作用。海拉尔盆地地温梯度偏低 (平均 3℃/ 最大厚度在乌3井区一带,可达450m,有机碳可达 100n1),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不高。大磨拐河组主要为 3.0%;南二段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部,源岩连片分 未成熟和低成熟,南屯组为低成熟和成熟,铜钵庙组 布,最大厚度在凹陷西南部的海参 1井区一带,可达 为未成熟和成熟。乌尔逊凹陷铜钵庙组的排烃门限约 350m。总体上,厚度 自中心向边部减薄,有机碳可 为 1700m,最大排烃率为200mg/g,排烃高峰深度 达2.5%。大一段主要分布在凹陷的中部,源岩连片

文档评论(0)

fengbi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