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游语言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导游语言艺术.doc

浅谈导游语言艺术[理论研究] 生物食品工程 旅游管理091 朱妍   【摘 要】:导游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它是衡量导游接待质量的重要标志。“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在为旅游者提供讲解等服务中使用的具有丰富表达力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对导游而言,语言艺术美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旅游审美信息的质量和旅游者审美感受的满足。   【关键词】:导游语言 导游艺术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F7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76-01 中国的旅游文化已经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断地涌向中国的旅游市场,走进悠久、浓厚、古老、文明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人文地理,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引领着各国旅游者想一睹文明古国的风采。而导游员要把我们中国的文化通过导游语言来传达给旅游者,让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的了解,这可谓是一项艰辛而又光荣的使命。由此可见,导游语言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一种艺术体现。 导游语言是导游员的基本功之一,正确运用导游语言,会提高导游员的魅力和素质,使导游员变得更加地亲切和蔼,甚至一句话能让客人记住了你。导游讲解能将死物,例如石头,大风,甚至是风沙都可以讲得栩栩如生,还能把柳树变成美女,把大海变成母亲,把大山变成英雄,把星星变成眼睛,把月亮变成嫦娥的广寒宫,把沉睡了千万年的文物古迹犹如电影一般重现眼前,导游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力,亲和力和生动力,可以说是妙趣横生。 一、恰当清楚、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恰当、准确的导游语言能增加旅游者对导游的信任。准确性一定不能是顺口开河,杜撰史实,一旦被游客看穿,游客就不再相信你了,而且会造成游客对你的反感,所以导游在使用导游语言时一定要正确无误,这样,游客才会尊重你。比如有的导游在没有根据的前提下信口开河,用一串最高级形容词来描述事物“世界上”、“全国最”、“天下无双”,结果使游客期望值过高,与实际形成反差。《中国旅游报》曾登载过一位游客对导游书用词不准确的投诉,该游客在导游书上看到有关天平山红枫的介绍,特意前往天平山观赏红叶,只见少数枫树散植山前,与所写的“每到金秋,满园红叶万紫千红,不愧有‘万丈红霞’之称誉”相差甚远。可见,用词不准确,滥用溢美夸大之辞,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生动活泼、形象贴切地传达美感 善用精彩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如《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在雪山环绕之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这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骏马成群,特别是中旬县的大小中旬,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五月的中旬草原,碧绿的草地和山坡上的杜鹃花、格桑花和数不尽的各种小花争相怒放,姹紫嫣红,争奇斗妍,宛如一块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骏马奔驰,牛羊滚滚,雄鹰翱翔,牧人在白云蓝天下唱起牧歌,挥动长鞭,这就是人间仙境的生活,一幅活生生的美丽图画。这段讲解把人带入诗画般的意境,获得一种远离尘世的超脱之感。 又如在中国各地的园林中,你会发现有很多形状怪异,美不胜收的太湖石,但它往往不能引起外国旅游者的注意,有的游客看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美。这样太湖石就丧失了它的审美价值,这时,也许只有导游的嘴才能挽回它的审美价值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可以赋予死的景物以生命,注入感情,引导游客进入审美对象的意境,让游客获得更加多美得享受。 三、富有节奏、激发审美情趣 导游语言表达着导游的心态和感情,所以导游语言要求语音语调语气流畅适当,恰到好处,同时也要求语言优美自然,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以达到传情传神的效果,从而激发游客的游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导游对景观对象审美意味和价值的描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会唤起游客的共鸣,导游要具有对情感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工作时使自己处于愉快而冷静的心境之中,讲解和谈话时,应做到轻、和、慢,并适当配合无声的态势语言,来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一位在风光胜景面前无动于衷的导游,仅用干巴巴的程式化“台词”毫无表情地进行讲解,是很难打动激发游客情感的。比如,来杭州的人都会慕名前往岳王庙,导游讲解时在语言和表情上流露出对这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就会使游客产生肃然起敬之感,唤起民族心、爱国情。 高尔基说:“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动听而产生出来的。”说出来的语句畅通连贯、琅琅上口、和谐顺耳,能使人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舒适欢欣之感,这就是语言的音乐美。汉语特有的声调变化在形成平仄交错抑扬美的同时,也关联着情绪的起伏变化,喜者的激昂,悲者的沉郁,都会对语调产生直接影响。此外,语句的整齐与长短错落也是形成语言音乐性的重要因素,如《大理苍山洱海导游词》:“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