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期末复习:名句默写(两大题型)(含解析).docxVIP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名句默写(两大题型)(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名句名篇默写(江苏专用)

(两大题型:直接默写主题默写)

题型一:直接默写

1.(2023年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八年级期末统考)用诗文原句填空。

(1),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2)此地一为别,。(李白《送友人》)

(3)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

(6)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2.(2022年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八年级期末统考)用诗文原句填空。

(1)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2),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写出与“行路”有关的古诗上下句:,。

3.(2021年春·江苏省常州武进区·八年级期末统考)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2),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不必藏于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2023年春·无锡市锡山区·八年级期末统考)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2),潭影空人心。(常建《》)

(3)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有恨无人省。(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白居易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两句传神地表现卖炭翁的心理,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22-23八年级下·江苏盐城·期末)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⑴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⑵,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⑶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⑷白居易在《卖炭翁》中以同情的口吻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诗句是“,。”

⑸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礼记》中“”一句明确指出德才兼备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马说》中韩愈借养马人“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行为,暗讽统治者不能识人用人的愚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以“,”来呼吁统治者惠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题型二:主题默写

6.(2023年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期末统考)古诗文默写。

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面对离别,①“海内存知己,”,那是王勃别离的乐观豁达;②“挑兮达兮,在城阙兮。,”,那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的叹息令人为之动容;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字里行间流露着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怀;白居易对卖炭翁的细致描摹④“可怜身上衣正单,”,抒发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而孟浩然心怀希冀,借鱼来婉转含蓄地表露从政的心愿:⑤“,。”太空浩茫,岁月悠久,吟杜甫的《登高》⑥“,不尽长江滚滚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落寞悲壮的情怀;庄子于天地之间追求自由的精神,⑦“水击三千里,,。”

7.(2023年春·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八年级期末统考)晓敏发现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诗句蕴含了“和”的理念,她想运用到演讲稿中,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物我合一。进入禅院,常建参悟了空寂中的禅意:“山光悦鸟性,(1)”;当君子遇见淑女,水鸟也有了爱情的气息:“(2),在河之洲”;屡遭排斥,陆游借梅咏志:“(3),只有香如故”;送别友人,李白眼前之景都蕴含不舍之情:“浮云游子意,(4)”;夜深人静,那孤鸿就是幽居的苏轼:“(5),寂寞沙洲冷”。

“和”是古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构想了“(6),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礼记》中描述了“谋闭而不兴,(7)”的大同社会;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8),”表达对人人都能安居的理想社会的期盼。

8.(2022年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八年级期末统考)默写。

(1)小丹和朋友分别不久,就觉得时间很长,如果借用《子衿》中的句子来形容,这真是“,”啊!

(2)面对卖炭翁“,”这一矛盾复杂心理,小阳深刻感受到唐后期底层老百姓的凄苦。

(3)虽身居漏雨屋舍,杜甫仍不改初衷,关心天下百姓疾苦,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