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历史单元练习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pdf

2012年高一历史单元练习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1.从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民国时“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表明()

①民国提倡女权②提倡男女平等③提倡妇女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④歧视女性现象消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2.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

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北京电视台B.上海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D.哈尔滨电视台

答案:A

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

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

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答案:D

4.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答案:D

5.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台湾B.天津C.广东D.湖北

答案:A

6.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B

7.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

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

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

有误的是

A.新旧观念激烈碰撞B.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C.文明开化之风流行D.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答案:D

8.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

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A.报道重大时事C.宣传政治主张

B.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

答案:D

9.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

件之后:()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10.北京某中学学生叶凯对北京传统民居颇感兴趣,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关于建筑变迁的研究性

学习活动中,老师提供了如下四个课题;

A.《租界里的“洋房”》B.《四合院的变迁》

C.《土楼今昔谈》D.《沧桑颐和园》

答案:B

11.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

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答案:A

12.某人在其征婚的广告中提出:“1、女子须不缠足者;2、须识字者;3、男子不娶妾;4、

男人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

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D、21世纪初期

答案:B

13.191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