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黄客专工程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黄客专工程概况

杭黄客专工程概况

(一处负责圭川溪隧道出口1821米和天目山隧道12013米,和两隧之间的一小段路基的施工任务)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新建杭州到黄山铁路工程位于皖南及浙西地区,线路东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向西经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市、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脉进入安徽省,经宣城市所辖绩溪县和黄山市所辖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市。本标段地处浙江省淳安县和安徽省歙县境内,位于淳安站和三阳站之间,正线起讫里程为DK181+456.06~DK213+836(其中短链0.142m),长32.38km。位置如图1-1-1所示:

起点:DK181+456.06终点:DK21

起点:DK181+456.06

终点:DK213+836.00

图1-1-1标段位置示意图

本标段沿线施工内容主要有:许家隧道(7026m)屏门隧道(1389m)河浦隧道(2335m)朱家坞大桥(461.17m)凤庵山隧道(1557.95m)堪头特大桥(581.4m)圭川溪隧道(6863m)天目山隧道(12013m)。

其中隧道6座共31183.95m,占线路总长的96.32%;桥梁2座共1042.57m,占线路总长的3.22%;路基3段共143m,占线路总长的0.46%;涵洞3座,共71.1横延米。另外包含正线施工范围无砟道床工程、改移道路、综合接地、过渡工程、接口工程和电力永临结合等。

1.2自然特征

1.2.1地形地貌

本标段位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处的剥蚀中低山区,属于天目山山脉,测区内最高山峰地面标高1284.8m(主峰西天目山1506m),相对高差200~1000m,沟谷深切、地形陡峻,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系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丘陵区位于中低山坡麓地带,地形起伏、自然山坡坡度10~60°不等。全线地形总趋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1280余米。沿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保护目标众多。部分工点地形地貌见表1-1-1所示。

表1-1-1部分工点地形地貌

天目山隧道进口及圭川溪隧道出口

天目山隧道徐家斜井

天目山隧道金川斜井

天目山隧道出口

1.2.2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沿线从元古界到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期间发生过多期岩浆岩侵入。元古界岩性主要为板岩、变质砂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多分布于绩溪附近;震旦系岩性为砾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硅质岩、流纹岩等,临岐~绩溪分布较广;寒武系岩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夹页岩、泥岩等,主要分布于桐庐、临岐至杞辛里、绩溪至桂林一带;奥陶系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局部夹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场口至建德、淳安、绩溪至临溪一带;志留系、泥盆系均为碎屑岩,主要分布于建德至文昌一带;石炭系至三迭系岩性多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砂页岩,主要在建德附近零星出露;侏罗系岩性以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主要分布于萧山至场口、淳安一带;区内燕山期多次岩浆侵入,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斑岩、闪长岩等,全线零星分布。第四系各类成因的松散堆积物广布全线,以平原、河谷阶地、谷地、盆地地带较为集中,厚度变化大。

(2)地质构造

本标段所经地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地块,地台盖层褶皱形成于加里东-印支期,标段处于该时期形成的休宁深断裂与马金-乌镇深断裂为边界的浙皖陷褶皱断带之鲁村-麻车阜复式向斜的北西翼,该区域构造作用强烈,形成一系列线性、紧密、同斜倒转褶皱及逆冲和斜冲断层,并伴随有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构造总体走向以NE向为主。

(3)主要不良地质

本标段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岩溶、顺层、浅埋、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岩性接触带和有害气体等。

1.2.3水文地质

本区水系发育,新安江、富春江的支流遍布全测区,形成树枝状,网路状密集水系,小河、小溪均长年流水不断,季节性明显。由于植被发育,山地基岩被松散土体覆盖,主要为薄层残坡积物覆盖,地表水相对较少。地表水的径流方向为新安江、富春江。

标段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岩溶水,不同的地貌单元其水文地质特各不相同。其主要特征如下:

(1)第四系孔隙水

1)河流及其阶地第四系孔隙水:本线跨越或沿多条水系行进,河流及其阶地宽阔。河床漫滩及一级阶地主要沉积物为砂卵石层,其上一般覆盖有粉质粘土或粉土,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地下水埋深一般1~2m,大多数属于孔隙潜水,少数略具承压性,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水量丰富,透水性好,一般水质较好,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高阶地以黏性土为主,部分含有砂卵石,呈透镜体或二元结构状。地下水一般不发育,砂卵石层中偶有地下水分布,补给不充分,

1.3.1正线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线间距:4.6m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0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