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pdfVIP

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

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准备举行“龙年话龙·争做龙的传人”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龙之精神】

下面是小濮同学准备在“龙年话龙”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些字他拿不准,请帮

他判断。(共4分)

同学们,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作为一种精神象征,

具有强大的聚合力与凝聚力。龙的精神究竟有哪些呢?团结统一、朝气(篷蓬)

勃、奋斗进取、不(屈曲)不挠、敢于斗争、开拓创新、兼容并包等,这些都是

龙的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核。几千年来,龙的精

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为我们,为世界带来了丰富而绚烂

的中华文化。

(1)语段中三个加点的字该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2分)

A.zhùxiěxuànB.zùxiěxún

C.zùxuèxúnD.zhùxuèxuàn

(2)语段中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帮他写出来。(2分)

2.【龙之文化】

下面是同学们围绕“古诗文中龙的精神”交流发言的内容,请你补充完善。(8分)

小濮:在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中也有龙的精神的体现,如《论语》中“①,

不亦君子乎”,这体现了龙的精神中的谦和与包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中“②?③”,表达了他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渴望,是团结

统一的龙的精神体现。

小豫:还有秋瑾的《满江红》中“④,⑤”,这表现了她与天命抗

争,与传统决裂的斗争精神;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⑥,⑦”,

表达了他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也体现了龙的精神。

小阳:对,还有李白,他在《行路难》中以“长风破浪会有时,⑧”表达

了奋斗进取、乐观自信的龙的精神。

3.【龙之传说】

活动中,小濮搜集到下面一段材料想推荐给同学们。推荐之前,他有两个问题拿不准,

请你帮他解决。(共4分)

语文第1页(共8页)

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呢?一种说法是来自民间传说中的伏羲、女娲

。他们流传下来的共同形象,就是龙首蛇身。这可能是他们作为部落首领,为了树立权威

、强化统治而编造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来自黄帝。据说黄帝打败炎帝统一华夏以后,为

了统一各部落的认识和信仰,就取各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拼成了“龙”这个新的图腾,

从此各部落互相融合依存,共同开创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人们因为图

腾崇拜而臆造出来的一种世上不存在的形象,显示这个部落与众不同,并且比其它部落更

强大。总之,是因为伏羲、女娲和黄帝都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龙作为我们民族共同的图

腾一直沿续传承的原因,所以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

(1)小濮想用鱼骨图来呈现这则材料的内容,请你帮他完善。(2分)

(2)小濮觉得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提出修改建议。(2分)

4.【“龙都”溯源】

濮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小濮想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帮助大家了解濮阳

。阅读下面材料,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他选择哪一幅图来匹配左边这段文字,请

简述理由。(3分)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县县城

西南的西水坡发现了“中华第一龙

”。它是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图案

,这种独特的蚌壳龙,不仅显示了

古代濮阳先民高超的工艺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初中试题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