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怀 有力量 有发展——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策略.docx

有情怀 有力量 有发展——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策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情怀有力量有发展——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策略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学科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时还要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历史事件形成历史眼光,并以此看待、分析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产生家国思想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此,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学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核心学科素养的进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2-0112-03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一项关键教育任务。其作为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初中生必须要肩负的历史使命[1]。为此,在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究多元化的家国素养培养策略,通过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明确定位设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优化导入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史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人物剖析树立学生成长标杆;探究活动培育学生民族责任;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典型案例

通过对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分析可知,其中记录了大量的历史实践和相关资料,从对这些客观史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大部分材料都具备家国情怀元素[2]。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课程设计中,要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要善于使用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素材,从而以此为切入点展开高效的家国情怀教育实践。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掌握教材内容。

例如,在进行《科技文化成就》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此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袁隆平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团队研发出青蒿元素以及“双百”方针。同时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自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习布置以下学习任务,即“独立总结我国‘两弹一星的成果”“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意义”“屠呦呦研发青蒿元素的意义”“‘双百方针的具体内容”等。当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伟大事迹,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总结科学家的精神品质,感知其为中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在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信念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二、明确定位,设定具体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引,对于整个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大都趋向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认知,教学活动往往也是围绕着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答对题目为主。在这种性质的目标指引下,教师的教学更注重知识传授,相对忽略了历史教学的真实目的。而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课程设计中,就要及时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更为高阶的视角进行教学目标的全面设定,凸显出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的目的内容。

例如,在进行《秦统一中国》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此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理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目标一:了解秦灭六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分析秦朝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目标二:掌握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概念;目标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范围;目标四: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歷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对“统一”的认识。

三、优化导入,培养学生历史认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精彩而高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期待,为之后教师展开更为高效的教学奠定基础。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辅助教学设备也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3]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落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微课技术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其精简、精彩、高效的知识呈现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初步了解,从而为之后的具体学习创造条件。

例如,在进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此部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