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6 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不会在衔接点上求异同(原卷版).docxVIP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26 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不会在衔接点上求异同(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错题26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不会在衔接点上求异同

目录

01易错题简介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

易错原因——对“教材诗歌”不熟;对“考题诗歌”解读不清;没有找到衔接比较角度。

02易错题例析

03易错题攻略

【攻略一】强化记记:对教材诗歌的理解与鉴赏。(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40首诗)

【攻略二】审清题意:明确考题“求同”、“求异”还是“求异同”。

【攻略三】细读诗歌:寻求衔接比较角度。(四大比较范畴:语言、形象、技巧、思想情感)

【攻略四】注意细微:注意衔接比较的细微角度。

04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型——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

古代诗歌阅读之教考衔接题实际上是比较鉴赏题。所不同的是,考教衔接比较的是教材诗歌与考题诗歌。

从设题的角度看,都是从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内容情感方面设置题目。

★易错原因——

1.审题不清,未弄清衔接比较的是“求同”“求异”还是“求异同”。

2.对教材上的诗歌不熟。

3.没有找到衔接比较角度。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

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达技巧中的抒情方法。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

《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考题明确的是比较语言风格,衔接的是初中教材诗歌。同一作者创作的作品,从体裁上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工整律诗,插田歌(节选)是民歌。民歌与律诗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

1.强化记记:对教材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40首诗词)

诗歌鉴赏之教考衔接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教材熟悉。衔接的范围可以是教材中的任何课文或知识点,但重点是初高中教材中古代诗歌,特别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40首诗词。

2.审清题意:明确考题“求同”、“求异”还是“求异同”。

衔接比较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比较方式就是三种:求同、求异、求异同。审题时应看清楚,以防答错。

3.细读诗歌:寻求衔接比较角度。(四大比较范畴:语言、形象、技巧、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之教考衔接题,主要是从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四大范畴内进行比较。审题时,应侧重从这四大范畴内寻求衔接突破口。

如:?(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第1步:读文本,知大意。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