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VIP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让更多人热爱传统文化,某校六年级开展了以“走近民风民俗,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一、认真阅读下面的“活动寄语”,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同学们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能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听,鞭炮声声,是最lóngzhòng()的佳节——春节来了:桌上摆着榛(zhēnzhēng)子、栗子、蜜饯(jiànqiàn)等,盘子里放着热腾腾的jiǎozi()……一切都显出wànxiànggēngxīn()的样子。看,绵绵春雨里,多了份jìmò()与qīliáng(),寒食节的清冷在rìmù()中显现;端午,奋进的龙舟让我们想起拥有满腔爱国情怀的诗人——屈原;明月当空,人们对月乞巧,流淌内心的“祝福”……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二、亮亮发现下面这种介绍节日期间景点的方式很有趣,请你也学着写一写。(3分)

亮亮:春节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人潮汹涌,南锣鼓巷摩肩接踵,什刹海熙熙攘攘。

我:我们班的三位同学成绩优秀,小明在语文学科中_______________,小丽在数学学科中______________,小赵在英语学科中_______________。

三、关注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中国人向来注重“福”文化,会选取具有吉祥意义的事物张贴悬挂。“贴福”寓意着“迎福纳福家家有”,“福”字意为“双手捧酒而浇于祭台之上”。亮亮想在活动入场处张贴一个“福”字,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2.点点在读到“开张”时,发现此“张”非彼“张”,“开张”中“张”的意思是()

A.看,望。B.铺排陈设。C.扩大,夸大。D.商店开业。

3.丽丽觉得《北京的春节》中的语言“京味儿”十足,非常有趣,也学着用了用。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盒子不大,刚好用来装这些零七八碎儿。

B.小时候,我最期盼的就是吃妈妈做的杂拌儿,牛肚牛肉混着香菜,别提有多香了。

C.平时,妹妹最喜欢收集一些玩意儿,藏得跟啥宝贝似的,碰都不让人碰。

D.每天傍晚,是我们全家最闲在的时候。

4.亮亮发现,文学家们在介绍家乡的风俗时喜欢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下列句子对应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联想)

B.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拟人)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比喻)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

5.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一文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文中没有提到传统文化。

B.《迢迢牵牛星》一诗表达的是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诗中没有提到传统文化。

C.《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没有提到传统文化。

D.《藏戏》一文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我们感受到藏戏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它可以入选活动中的“传统文化”展板。

四、根据下面语段中画“——”句子的特点,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进行仿写。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唯在____________,江南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积累有关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诗词名句。(13分)

1.“飞花令”是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