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第四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试卷类型:A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卷(五)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下列研究北京人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北京人复原头像 B.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远古神话传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具价值,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属于第一手资料,C项正确;北京人复原头像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项;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B项;远古神话传说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C项。

2.下列示意图表现了某一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其中①、②处应为()

政治局面:重新实现统一

制度创新:创立科举制

民族关系: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民族交融

工程建设:②

A.秦朝、修建灵渠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元朝、建立驿站 D.明朝、营造北京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示意图中“重新实现统一”、“创立科举制”和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制度创新上,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因此①隋朝;②开凿大运河,B项正确;秦国并未创立科举制,排除A项;科举制首创于隋朝,而不是元朝,排除C项;明朝史实不符合“重新实现统一”、“创立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斐然,优秀作品灿若星河。下面图片展现的文学作品是()

《大观园图》(局部)

A.《兰亭集序》 B.《资治通鉴》 C.《窦娥冤》 D.《红楼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观园图》”可知反映的是《红楼梦》,《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D项正确;《兰亭集序》是书法作品,与《大观园图》无关,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史学作品,与《大观园图》无关,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曲的典型代表,通过窦娥讲述封建社会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与《大观园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和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结论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的总结性观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总结和评价,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史实,描述了一个发生过的事件,排除A项;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是一个明确的历史史实,记录了战争爆发的时间,排除B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5.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活动中搜集了下列一组图片。据此判断,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

A.建党精神 B.工人力量 C.民主科学 D.民族独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体现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的建党精神,A项正确;仅有工人刊物《劳动音》能体现工人力量,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与材料中任一图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电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下面电文的内容有助于了解()

居今日而欲救亡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