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二)(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二)(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时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B.乙图中卡文迪什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大法

C丙图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丁图中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图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时运用了微元法,故A错误;

B.乙图中卡文迪什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大法,故B正确;

C.丙图中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

D.丁图中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2.某同学自己动手为手机贴钢化膜,贴完后发现屏幕中央有不规则环形条纹,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得知,这是由钢化膜内表面未与手机屏幕完全贴合引起的,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由钢化膜内、外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条纹宽度越大,说明该处钢化膜越厚

C.条纹宽度越大,说明该处钢化膜内表面与手机屏幕间空气隙越厚

D.同一条纹上,钢化膜内表面与手机屏幕间空气隙的厚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涉条纹是由钢化膜内表面与手机屏幕间空气隙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叠加形成的,故A错误。

BC.条纹宽度越大,说明该处钢化膜内表面与手机屏幕间空气隙厚度变化得越慢(几乎不变),并不能反映该处空气隙的厚度,故BC错误。

D.同一条纹上,钢化膜内表面与手机屏幕间空气隙上、下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同,空气隙的厚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2024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载着登陆舱的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其中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轨道。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Ⅰ、Ⅱ、Ⅲ的交点,轨道上的O、P、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O、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等时间内,轨道Ⅰ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连线扫过的面积与轨道Ⅱ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B.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O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O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第一次由O点到P点与在轨道Ⅲ上第一次由O点到Q点的时间之比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同一轨道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相等的面积,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上,不具备上述关系,即在相等时间内,轨道Ⅰ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轨道Ⅱ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相等,故A错误;

B.探测器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点减速变轨到轨道Ⅱ,则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速度,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有

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O点的半径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半径,故探测器在轨道Ⅰ上经过O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

D.轨道Ⅱ的半径为3R,轨道Ⅲ的半长轴为2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解得

则在轨道Ⅱ上第一次由O点到P点与轨道Ⅲ上第一次由O点到Q点的时间之比是,故D正确。

故选D。

4.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盘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b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已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55eV,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是1.62eV~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发射器中发出的光有两种为可见光

B.题述条件下,光电管中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为9.54eV

C.题述a光为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发出的光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变小

【答案】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