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耳机与HIFI系统.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7

耳机

耳机无非分为动圈,平板,静电三类。

旗舰耳机型号当中,森海塞尔,拜亚和akg三家德系品牌都是动圈。这三家目前的旗舰产品包括hd800和t1等。动圈喇叭的效率高,但是失真较大,在音箱里往往使用多个喇叭分别负责不同频段。但是由于耳机内空间小,无法容纳庞大的发烧级分频器组件,因此很难控制频响曲线的均衡和全频带内的较低失真。正因为如此,三大德系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降低灵敏度,提高对耳机放大器的要求来达到降低失真的目的。因此耳机的成本没有提高但是可以卖高价了,放大器的复杂程度和价格也都上去了,商家皆大欢喜,但发烧友付出的经济代价大大提高。不厚道。

平板耳机作为发烧耳机的新贵。以hifiman和Audeze为代表的平板耳机产品音质相对于动圈耳机是有天然优势的:失真低,频响宽。但是同样的,他们的问题在于由于平板耳机的效率较低,只好扩大磁体规模,由此带来了重量过重的问题很难解决。超重直接连着的就是佩带舒适度低。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平板耳机很难挑战动圈旗舰耳机的地位并且进入主流。本人所在的hifiman团队正在为此努力,并且已经获得了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静电耳机是耳机市场皇冠上的明珠。该产品无法大批量生产,驱动必须配备专用高电压耳放,耳放对音质的影响极大。这三点决定了静电耳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无法普及,只能在高端市场立个形象而已。另外,目前stax的旗舰产品虽然是天价,但是音质并不全面,偏薄缺少下盘,不及二十多年前的古董旗舰森海塞尔he90平衡性好。

耳机发烧友所谓的“顶级耳机”,比较早期的代表作品,是AKGK1000、森海塞尔Orpheus、HD540G、SonyR10、StaxOmega等几个。那几个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制品,体现了当时Hi-Fi耳机的顶峰。这几个作品里,Orpheus静电耳机、Omega静电耳机,都是必须搭配厂家原配驱动装置的。K1000是一副灵敏度很低的动圈耳机,设计超前,等于是一对挂在头上的彻底开放式的小喇叭,厂家也提供了原配的放大器(委托另一厂家设计的),其设计理念有些类似于日本Stax的所谓Earspeakers(挂耳喇叭)。索尼的R10耳机,当年售价2万多元,是最贵的动圈耳机,其设计也是搭配索尼R10系列里的前级放大器的。

因此可见那一批的顶级耳机,大多是有原配驱动装置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除了R10外,它们都是开放式的设计。从耳机原理上看,开放式的设计,确实带来更为开阔和自然的声场表现。我们知道,耳机的最大缺陷就是存在头中效应(In-headEffect),声场不如喇叭那么开阔和自然。开放式的耳机设计更容易达成比较自然和开放的音场,减轻耳机的头中效应。值得注意的是索尼R10虽然是封闭式的设计,但在声场方面同样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可以说是封闭式耳机声场表现的翘楚。

森海塞尔Orpheus静电耳机,分为大小两款,但都很快停产了,没有成为延续生产的产品型号。其动圈耳机系列里,从HD540G开始,直到后来的HD560、HD580、HD600、HD650,这条产品线下来,款款都成为经典之作,特别是HD580和HD600,成为高档耳机里的常青树型号。直到今天,HD600这个型号仍然在产,虽然已经有了更新设计的HD700、HD800。

从森海塞尔HD800问世开始,顶级动圈耳机的价位拔高到了超过1000美金的水平。此后就诞生了拜亚动力Tesla1、歌德GS1000和PS1000等同样价格达到和超过1000美金的顶级耳机。观察这些顶级耳机,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厂家的顶级耳机,基本都保持了开放式的设计,以获得最为自然的声场表现,而日系厂家,则坚持以封闭式设计为主流,比如铁三角的顶级耳机型号,W2002、L3000、W5000、W3000ANV,天龙的D5000、D7000,Fostex的TH900等,全部采用了封闭式的设计。索尼由于公司策略的调整,近年来没有再把产品研发的重心

摆在Hi-Fi和Hi-End级制品上,所以近年没有推出什么顶级水准的耳机。

有一点是颇有意思的,按说高保真耳机相对于喇叭来说,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失真度低”

——耳机由于振动系统质量轻,失真度比起喇叭来要低上至少一个数量级。但如果有些人据此认为顶级耳机的失真度都很低,因此声音应该是差不多的,那就完全大错特错!前面所列举的那些各个厂牌的顶级耳机,失真度指标确实都很低,但听感完全不同,各自特性鲜明。森海、拜亚、歌德、天龙、铁三角、Fostex,这些厂家的顶级耳机,各有各的音色和声音特征,彼此完全不象!这说明什么道理呢?无非是说明回放器材的失真度指标再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