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改080720)(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改080720)(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年版

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类

专业名称: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

610115

专业负责人:

系主任:

2018年6月

目录

TOC\o1-3\h\z\u25482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1-

14206二、学制和招生对象 -1-

5469三、培养目标 -1-

19515四、培养规格 -1-

23834五、主要课程及内容说明 -4-

19179六、培养体系构成及毕业学分最低要求 -6-

29758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7-

11090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1-

14111九、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安排(含参加社团、社会调研与实践、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等) -12-

25099十、毕业条件 -12-

4607十一、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条件保障 -13-

23790(一)师资要求 -13-

25834(二)实验实训 -13-

26376(三)顶岗实习条件 -14-

21803(四)课程资源(含数字教学资源) -14-

9531(五)管理及培养质量评价 -15-

15826十二、相关说明 -17-

PAGE

11-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610115

中文专业名称: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二、学制和招生对象

修业年限:3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与移动互联技术相关的电子、通信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移动互联专业知识,从事移动互联、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穿戴等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移动互联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移动应用软件编程和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

本专业合格的毕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如下表: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或内涵)

1.知识

1.1工具性知识

1.1.1信息搜索与学习

1.1.2外语阅读与翻译

1.1.3应用文写作

1.2文化知识

1.2.1数学基本学科知识.

1.2.2外语基本学科知识.

1.2.3计算机基本学科知识

1.3专业知识

1.3.1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3.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知识

1.3.3计算机网络知识

1.3.4嵌入式开发设计基础知识

1.3.5算法知识

1.3.6Android界面UI设计知识

2.技能

2.1基本技能

2.1.1程序设计

2.1.2软件项目开发

2.1.3移动互联程序设计

2.1.4数据库应用与维护

2.1.5计算机设备检测维修

2.2职业技能

2.2.1计算机程序设计技能

2.2.2桌面项目开发技能

2.2.3智能化穿戴项目开发技能

2.2.4移动项目开发技能

3.能力

3.1专业基本能力

3.1.1能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3.1.2能使用Html语言进行网页设计

3.1.3能使用Html+Css+JS进行WEB前端开发

3.1.4能使用优秀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3.2专业综合能力

3.2.1能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进行Windows程序设计

3.2.2能在数据库中进行DML及管理操作

3.2.3能使用短距离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进行智能系统控制程序开发

3.2.4能使用Android技术等进行移动程序开发

3.2.5能使用Html5等技术进行移动终端前端设计

3.2.6能使用RFID、Zjgbee等技术辅助进行完整的项目开发

4.素质

4.1思想道德素质

4.1.1思想道德修养,历史文化底蕴

4.1.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4.2文化素质

4.2.1计算机文化修养

4.2.2计算机专业英语文化修养

4.2.3艺术修养

4.3专业素质

4.3.1软件项目开发知识素养

4.3.2软件相关拓展知识素养

4.4职业素质

4.4.1软件开发团队与协作素质修养

4.4.2人际关系与沟通素质修养

4.5身心素质

4.5.1健康的心理

4.5.2健康的体格

五、主要课程及内容说明

根据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培养目标,结合就业岗位实

文档评论(0)

133****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