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pptx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7月25日17:40分,在福州

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至此,中国共有56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8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改

革开放后,中国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

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世界遗产(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

(有形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比如表演艺术、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传统手工技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等。(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选必三第六单元第15课;

文化遗产的保护;

材料: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古代文物的保护与研究

(1)古代对文物的收藏,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2)欧洲: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3.现代文物保护

(1)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3)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修建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按照传统

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程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

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世界遗产在中国》

根据材料,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等。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问题探究】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材料二1997年12月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这样评价道:“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提示(1)中央的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外面的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

相连,象征着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整个图案呈圆形,既象征全人类,也象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1.《世界遗产公约》

(1)原因:任何文化和

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通过:1972年,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1.《世界遗产公约》

(4)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

多的公约之一。

(5)内容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

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

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提出: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