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pptx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ppt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一、学校教育的发展阅读教材“学校教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2、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4、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5、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历程6、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程7、现代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概况2、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1)中央官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①汉朝设立太学②西晋开始设立国子监(2)地方官学:自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官学国子监3、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私学产生,改变“学在官府”的情形,孔子影响最大(2)唐朝: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3)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私学的发展,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由富(1)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并向基层渗透,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宋什(2)宋代重文抑武,大兴科举,推动了书院的发展。鹿(3)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的发展为书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饶的鹅湖书阮。材料二: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书院,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的学术荣,对古代学除了1、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地位2、不同思想的相互辩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两宋3、扩大了古代学校教育的范围,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展校教育的范围,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书院的进步作用。4、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材料一: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规范。西汉有利于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五经”和“三传”作为基本教材。“力经”一其体相《诗经》、《间书》、《礼记》、《易经》、《春秋》有利于传承古代典籍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材料三: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立宫学只读级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有利于科举考试的推行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一、学校教育的发展阅读教材“学校教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2、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4、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影响5、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历程6、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程7、现代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概况5、欧洲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历程(1)古代①产生:古希腊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②意义: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2)近代: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①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②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③美国: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柏林大学哈佛大学6、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程(1)北京大学①创立: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②影响:A、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B、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C、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D、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2)清华大学①创立: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②地位: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后,强调“兼容并包”,之后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清华大学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31—1948年,梅贻琦任校长时,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 大学的作用1.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大学中各种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3.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软实力”。综上,大学在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纵横:留学教育20世纪20中期以后洋务运动甲午战后新文化运动古代日本向中国清政府派留出现留学留法勤工“以俄为派遣唐使学生赴美,日本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