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 教学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纺纱学(1)(2)

SpinningPrincipleandTechnolog(1)(2)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第一学期:040034

第二学期:040033

课程学分:第一学期:3学分

第二学期:2学分

面向专业:纺织工程(本科)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纺织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纺纱学,郁崇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郁崇文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辅助教材:纺纱系统与设备,郁崇文,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纺纱实验教程,郁崇文,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教材:棉纺学,中国纺织大学棉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8.

苎麻纱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郁崇文等,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毛纺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毛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

绢纺学,中国纺织大学绢纺教研室,纺织工业出版社,1989.

先修课程:纺织材料学040891(4),机械原理080091(4)

并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纱线设计与实践045901(2)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内

容之一。本课程以纺纱加工的原理为基础,对纺纱的各种系统、流程、纺纱工艺及纱线质量控制进行讲解,较具体深入地分析各类纤维纯纺、混纺的纱线生产工

艺与质量,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并对各类纤维的纺纱具有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

三、选课建议

适合纺织工程、机械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年级以上,前期已经学习了纺织材料学的学生。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讲解纺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纤维的纺纱基本理论,包括开清、除杂,均匀混合,梳理、精梳,牵伸、并合,加捻、卷绕等;在此基础上讲解纺纱加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计及质量控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纤维的纺纱方法与典型、关键设备和机构、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质量控制内容及调整方法。对各类纤维的纺纱具有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

五、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纺纱原料准备与选配第一节轧棉

一、轧棉

二、轧棉机械

三、轧工质量检验四、打包

五、含糖棉的处理第二节棉纺回用原料处理

一、废棉种类二、废棉处理

第三节原料的选配

一、纤维原料二、原料选配三、配棉

四、化纤短纤维的选配第四节原料混合与计算

一、混合目的二、混合方法三、混合计算

第三章梳理前准备(开松除杂)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开松机除杂的原料

一、开松分类及其基本原理二、除杂原理及方法

第三节开清棉

一、开清棉机组组合

二、抓棉机械对原料的开松作用

三、棉箱机械对原料的开松与除杂作用四、开棉机械

五、棉卷质量控制第四章梳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梳理基本原理

一、梳理过程中纤维受力二、纤维针齿的相对运动三、相邻两针面的基本作用四、针布

五、针面纤维层的负荷及分配六、梳理过程中的混合与均匀七、自调匀整

第三节梳棉

一、梳棉机组成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开松(梳理)作用

三、给棉刺辊部分影响开松(梳理)作用的因素四、刺辊处的除杂

五、锡林、盖板、道夫作用六、剥取与成条

七、生条质量控制八、加工化纤的工艺九、清钢联简介

十、梳棉机的发展第五章精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精梳前准备

一、准备工序的目的

二、准备工序的流程及工艺第三节精梳基本原理

一、精梳机类型

二、直型精梳机的运动配合三、精梳机的工艺作用分析四、精梳机梳理作用分析

五、精梳分离(拔取)与接合(叠合)第四节棉型精梳机

一、结构组成

二、主要工艺参数作用及选择三、棉精梳条品质控制

第六章牵伸

第一节牵伸基本概念第二节摩擦力界

一、摩擦力界的概念

二、影响摩擦力界分布的因素三、对摩擦力界布置的要求

第三节纤维在牵伸区中的运动分析一、牵伸区内纤维分类

二、控制力和引导力

三、纤维变速点分布与纱条不匀四、牵伸区内纤维数量分布

第四节牵伸力与握持力一、牵伸力

二、握持力

三、对牵伸力的要求第五节摩擦力界布置

一、牵伸区内纤维运动二、摩擦力界布置

第六节牵伸中纤维的平行伸直一、基本概念

二、纤维伸直的力学条件三、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

第七节牵伸装置作用分析一、棉的牵伸形式

二、长纤维的牵伸形式三、并条机工艺配制四、熟条质量控制

五、纺化纤工艺第七章粗纱

第一节粗纱任务与工艺过程第二节加捻的基本原理

一、加捻的目的和实质二、加捻实质

三、真捻的度量

第三节加捻过程及捻度获得

二、捻度的获得

三、捻度分布与纱条结构四、粗纱的加捻

第四节捻回的传递及分布一、捻回的传递

二、捻陷三、阻捻

四、真捻的加捻结构第五节假捻加捻基本原理一、假捻的形成过程

二、假捻效应第六节粗纱加捻

一、加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