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新城校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新城校区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后质量/g

1.6

x

0.9

2.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x=53

C.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

D.丙、丁一定是单质

2.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数之比为2:1

B.图中含有两种分子

C.该图表示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图中物质中没有单质

4.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土豆农膜容易降解

5.完全燃烧2.8g某有机物,生成8.8gCO2和3.6gH2O,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该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4

6.环境、健康与能源是人类现今亟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焚烧废弃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B.将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C.化石燃料是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应大力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

D.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

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

8.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9.柠檬酸(化学式:C6H8O7)是一种酸味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三个元素组成的 B.柠檬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7.5%

C.柠檬酸的摩尔质量为192g D.柠檬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10.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回答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A

B

C

(1)A中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

(2)B中通过比较①②塑料瓶变瘪的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50g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规范标出甲物质中间原子的化合价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构成甲物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_。

1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甲为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及有关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则c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图乙为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c566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