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十九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十九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练习李大钊陈望道陈独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译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24年新版教学课件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如需与本课件(或其它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9课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五四运动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时间:1919年地点: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结果:遭到拒绝,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国内:1.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2.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3.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国际:1.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1919.5.4)北京学生运动全国上海集会游行罢课烧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北洋军阀武力镇压初步胜利①释放被俘学生②罢免卖国贼职务③拒绝合约签字第一阶段第二阶段2.五四运动的过程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中心先锋或主力口号方式结果5月4日6月5日北京上海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生罢课,示威游行罢课、罢工、罢市在巨大压力下,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合约上签字。3.五四运动的意义根据以下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一:1919年以后,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献进入中国,其数量之多令人吃惊,全国主要报纸、杂志都以大幅版面介绍社会主义思想。——【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材料二:五四运动后,许多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身体力行。到田间去,到工厂去...,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材料三:“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领导干部和主要成员。如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这些人都是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材料四: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从干部上为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3.五四运动的意义①性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②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④地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名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列主义发展前途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群众基础不广泛广泛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俄国十月革命后(2)宣传中心:北京和上海(3)表现: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李大钊发起了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②陈独秀在上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③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