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类文化“轴心时代”的出现都是在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虽然各区域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文明体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是地理气候、技术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所致,C项正确;地理气候只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起决定性的是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程度,排除A项;早期人类各文明独立发展,排除B项;D项说法因果颠倒,应该说文化的发展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 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

〖答案〗D

〖解析〗

材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强调的是尊卑有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可以使家安、令达、事业有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句话出自《荀子?君子篇》,属于荀子的主张,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状而提出的治理方案,D正确;A是法家思想主张,排除;荀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排除;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C排除。故选D。

3.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 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 D.中外交流与政权分裂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是民族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江南地区初步得到开发,为经济格局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因此,此时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C项正确;此时国家分裂,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不是繁荣开放,排除A项;虽然政权分裂,但是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交流发展并没有停滞,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此时有中外交流,但不是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

4.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历史根源分别是()

A.三公制、宗法制、皇帝制度 B.皇权制、宗法制、郡县制度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权就有一切”即君主专制、“家长制”即父系权威和“官僚政治”即官员任免制的历史根源分别是秦朝的皇权制、商周时期宗法制、战国时期开始的中央集权制,D项正确;三公制作为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僚体制,是官僚政治的表现而非历史根源,皇帝制度是君主专制的表现,而非官僚政治的历史根源,排除A项;郡县制度是官僚政治的内容而非历史根源,排除B项;三公制不是有权就有一切的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