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子曰:“质胜文则野,???????????。”(《论语·雍也》)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第六十四章》)

(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过秦论》第一段中与“天下”“宇内”意义近似的词语是???????????。

二、选择题(新)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关涉教育全链条的系统性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并循序渐进地升华。

①在能力层面则是从点滴的知识积累转化到产出创新成果

②创新在心理层面往往起源于好奇心

③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

④逐渐发展成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三、非选择类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2)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3)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6)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

(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四、选择类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我莫能为(《屈原列传》)

B.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C.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D.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放眼全球,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

②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国语》中观射父对楚王解惑祭祀原理的“玉帛为二精”说,若套用普通百姓都能挂在嘴边的一句则是——“黄金有价玉无价”。

③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究竟源于何时何地?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卞和献玉璞、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

④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的本土化理论。

⑤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在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