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产品功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灸的产品功效适合人群:

男性: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

女性: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注意事项:

●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情形下禁灸;

●皮肤过敏者不宜灸。

●不可内服,月经期和孕妇忌用。

【艾灸前】

1、患者应该清楚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如果是瘢痕灸,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乙醇(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瘢痕灸后要注意营养,以助灸疮的发起;

2、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3、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在颜面部施灸时或幼儿患者要特别注意。如有起疱时,可用乙醇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外用消毒敷料保护即可,数日后可痊愈;2、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3、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4、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5、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6、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4、灸治结束后,必须将烧着的艾绒熄灭,以防事故发生;

艾炙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炙、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1、穴位艾炙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

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3、全身艾熏

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腹股沟管

上身淋巴系统

下身淋巴结系统闪腰点

隔(横脯)

胸部淋巴结

内耳迷路

喉、气管、声带

乳房(胸)

扁桃体

下颌上颌

足背侧反射区

眉冲/五处

、愤竹

风门 f 大叭\ 魄户 \ r 睛明

--·-. ,附夕t ---

厥阴俞

谚诏..

谚诏

,心 I T奸盲 __一神狄

督俞

I j

胆俞

I胃俞

I

肾俞 .匕、

1 俞

『』- -- I I

『』

脱,俞1 1 脱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