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本课件将带领学生探索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精髓。

课件概述本课件旨在深入解读《经典常谈》中精选的中国古代名著,通过分析其基本情况、主要思想及经典语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每一课时都会聚焦于不同的名著,提供详细的背景介绍与思想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经典。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经典常谈》中名著的基本知识和思想内容。通过经典语录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熟悉《经典常谈》中各名著的基本概况。理解每部名著的核心思想和文化背景。通过经典语录的分析,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方法。克服古文阅读困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1整体规划为每一课时设置明确的目标,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推进。2分步实施将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分解,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深刻的文学思想。3互动学习结合讲解与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课件内容总览《论语》导读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主要思想以及经典语录。《老子》导读深入剖析《老子》的核心思想与文化背景。《庄子》导读聚焦《庄子》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内容。《孙子兵法》导读探讨《孙子兵法》的军事策略和其在现代应用中的价值。

第一课时:《论语》导读本课时将带领学生走进《论语》的世界,了解其背景和重要思想。

《论语》基本情况《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重要儒家经典。全书共有二十篇,涵盖了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论语》主要思想仁: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强调对他人的仁爱与同情。礼: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包含礼节、礼仪。义:义即正义与道德,是行事的基本准则。忠:忠是对他人的忠诚,忠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孝:孝是家庭伦理的基础,强调尊敬与赡养父母。

《论语》经典语录赏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经常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的事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反复实践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反省自己多次。强调自我反省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智慧的表现。

第二课时:《老子》导读本课时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老子》及其重要思想。

《老子》基本情况《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此书由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它主要讨论“道”和“德”,强调自然和无为的思想。

《老子》主要思想道:《道德经》核心概念,指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源头。无为:强调顺应自然,不妄为,保持平衡与和谐。柔弱胜刚强:柔弱能够战胜刚强,倡导柔和的力量。持守虚静:保持内心清静,以达到真正的智慧。知足常乐:知足才能常乐,减少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

《老子》经典语录赏析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被描述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强调了道的不可言说性。上善若水最好的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寓意谦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明智。提倡自省。

第三课时:《庄子》导读本课时将深入探索《庄子》的哲学思想和重要概念。

《庄子》基本情况《庄子》是道家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庄周。此书包含内篇、外篇和杂篇,重点阐述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展现了追求自由和自然的精神。

《庄子》主要思想逍遥:追求内心的自在与自由,摆脱外界的束缚与压力。齐物:万物一体,强调整体和谐,超越个人的界限。天道: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应天命,不强求。虚无:强调虚无的重要性,通过无为达到智慧与幸福。如梦幻泡影:人生如梦,事事皆虚幻,需以平常心面对。

《庄子》经典语录赏析逍遥游在无限的宇宙中,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就是逍遥的境界。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不知是蝶还是自己。表达了虚幻与现实的模糊界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井底之蛙,不可能理解海洋的广阔。说明见识的局限性。道行之而成道是通过实践而达到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孙子兵法》导读本课时将深入探讨军事战略经典《孙子兵法》及其哲学思想。

《孙子兵法》基本情况《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此书由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总结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和战略战术,被誉为兵学经典。

《孙子兵法》主要思想《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巅峰之作,包含了许多重要思想。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敌人和自己,才能百战百胜。2出奇制胜通过出其不意的战术获得胜利。3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谋略而非战争获胜。4攻其不备攻打敌人没有准备的地方。5示之以弱假装弱小引诱敌人。

《孙子兵法》经典语录赏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敌人和自己,就不会在战斗中失败。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迅速,强调行动速度的重要性。知地知天,胜乃可全了解地形和时机,就能取得全面胜利。

课后拓展活动读书心得:书写300字读书心得,分享对经典著作的感悟。小组讨论:组

文档评论(0)

139****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