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VIP

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明清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2024·广东新高考模拟)《大清律》规定苗疆地区苗汉之间的诉讼,按大清律治罪;西藏由驻藏大臣,新疆由驻防将军、参赞大臣负责该地区的司法。这一规定()

A.有利于实现民族自治

B.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分化

2.明清律法皆规定:“凡典买田宅不税契者,笞五十,仍追田宅价钱一半入官。”经营其他商品的商人如果偷税逃税,处罚与之同。该规定体现明清时期()

A.注重规范市场行为 B.抑商维护封建统治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逃税漏税十分普遍

3.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4.(2024·广东四校高三联考)清代雍正年间制定“留养承嗣”制度:死刑犯为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以改判重杖一顿、枷号示众三个月,使其能免除一死,侍奉祖父母、父母。这一制度()

A.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B.开启了法律儒家化

C.体现皇权高度集中 D.缓和满汉之间矛盾

5.明代中期后,无论银差、力差,都以银两作为衡量徭役轻重的标准,并且力差常常由应役人户雇募他人应役,因此徭役经费可以在数额上予以量化编制。这一现象()

A.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

B.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得益于政府赋税改革

6.明太祖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将不征诸国名列于后……”这反映出明太祖()

A.开始实行海禁 B.维护朝贡贸易

C.推行睦邻政策 D.蔑视周边诸国

7.赈灾,是指赈济灾荒、救助灾害、救济灾民。明朝审户法规定:“州县官先画分界,县分为十至二三十方,每方内有若干村,每村若干保,某保灾民若干名,先令保正造册,县官须亲到,按册核查,排门沿户,举目了然。且不致聚集概县之民赴县淹待。他日散粟散粥,亦俱照方举号,挚领提纲,官民两便。”明朝制定审户法旨在()

A.落实荒政,维护社会稳定

B.预防流离失所,阻止农民起义

C.减少损失,保障农业生产

D.避免灾荒扩大,减少人口死亡

8.1898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9.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农业经济的日益发展

C.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D.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10.明代谢杰在《虔台倭纂》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禁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入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其意在说明 ()

A.海禁政策并非长治久安之策

B.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保障国家安全

C.明代对世界形势的了解片面

D.对外贸易并非明朝发展必然需求

11.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册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册的编制,使民田得以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

B.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集中体现

C.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D.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

12.明代末年,都城北京出现了水工、棚匠、厨工等“十作”“三十六行”,南方苏州有了供人洗澡的“香水行”,杭州则开设了许多家茶馆,北方开封还有专为丧仪服务的冥衣铺,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说明当时

()

A.社会逐利观念盛行

B.城市经济功能充满活力

C.南北商业发展趋向平衡

D.雇佣关系已经普及

二、非选择题

13.(2024·深圳高三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晚期及以后的家族组织逐渐褪却政治色彩,恢复了本来面貌。除供子弟读书科考外,不再追求整个家族的政治利益,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通过严密的家族组织系统和家族法规,履行着对外保护、赈济互助、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