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ppt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022新课标要求;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读出下图中量筒的示数;怎样测出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呢?;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盛入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实验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kg/m3。虽经多次重复测量,仍然存在这个令人奇怪的差异。后来,他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于1894年在从空气中取得的氮里分离出另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气体—氩,这个谜才解开了。原来,氩的密度较大,空气中的氮混有少量氩,它的密度就比从氨中取得的纯氮的密度稍大。这是科学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它说明在科学实验中,精确的测量是多么重要。瑞利由于不放过这一细微差异而执着地研究下去,终于导致氩的发现。并因此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课堂练习;2.小海给妈妈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他好奇地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从而鉴定吊坠的材质。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拨动至标尺左端零刻

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

向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小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

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A.向右移动游码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C.取出5g的砝码

(3)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吊

坠的质量是g,再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

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计算出该吊坠的密度是

g/cm3;

(4)小海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 制作而成的。;3.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

(3)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g;

(4)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合金块的密度为g/cm3;

(5)实验完毕,小明在整理器材时发现20g的砝码沾有油污,则他测量的金属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的实验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小华应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时,小华的操作如图甲所示,他的错误之处是;

(2)改正错误后,小华先用托盘天平称得空烧杯的质量为40.4g。接着他将适量的蜂蜜倒入烧杯中,称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将烧杯中的蜂蜜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可以测得该蜂蜜的密度为

g/cm3,合kg/m3;

(3)小华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认为,实验中蜂蜜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课堂总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蛋哥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教育,各类实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