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PPT课件.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仕隐两相得的退居士大夫——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

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

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

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

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

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三,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三集》等行于世。;二、背景回眸

晚年隐居生活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驾崩,徽宗继位。以此

为契机,朝廷缓和了对于旧党人物的打击,那些远贬岭

海的旧党官僚,得以陆续北还。这年四月,已经历七年

放逐生涯的苏辙,离开了广南东路的循州,开始北返。

终于在年末的时候,抵达了颍昌府,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下来,度过了自己的晚年生涯,直至政和二年(1112)去世。;在苏辙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除崇宁二年(1103),

他因某种原因避居汝南之外,基本上一直居住在颍昌府,

再未能回到朝廷。但是,在蔡京为相时期,他依然是在

政治上备受打压的对象。崇宁元年(1102)五月,朝廷下

诏,对于苏辙等五十余人,“并令三省籍记姓名,不得与

在京差遣”。六月,他的官阶也从太中大夫(从四品)被

降级为朝请大夫(从六品)。崇宁二年(1103)四月,朝廷;又下诏焚毁三苏及其门人著作的印板。崇宁三年(1104)六月,朝廷更下诏颁布三百零九人的元祐党人名单,并令刻石于天下州军,苏辙名列其中。崇宁五年(1106)朝廷再下诏,命令曾任宰臣执政等官不得到阙下,苏辙也在其中。一直到大观二??(1108)正月,因徽宗受八玺,大赦天下,旧党得以享受复官的优待。在这一年,苏辙迁转为中奉大夫(从五品)。此后,直到他去世那年,才得以恢复到太中大夫的品级并致仕。;就这样,一位昔日的宰执大臣,一位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士大夫,在北宋末年的党禁之下,实际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而处于一种政治禁锢的境地。于是,苏辙就只能选择一种闭门索居的生活方式,来度过自己的最后时光,而且长达十几年之久。;【景行行止】

苏轼知徐州任内,适逢黄河泛滥,苏辙也协助哥哥

积极组织徐州百姓防洪,坚持与城共存亡。水退之后,

苏轼就在徐州东门建黄楼。元丰元年(1078),他在黄楼

大宴宾客,苏辙因公务繁忙,不能出席,于是写了一篇

《黄楼赋》托人捎去祝贺。苏轼本想作《黄楼记》,看

到这篇赋后,也为之搁笔,并亲自书写,刻之于石。以苏;辙的文章,加上苏轼的书法,堪称二绝。崇宁二年(1103)禁毁苏文,徐州太守不愿毁此刻石,只是将它投于城壕中。宣和末年禁令稍弛,权贵之家纷纷以拥有东坡手迹为荣,出价甚高。当时徐州太守苗仲先命人取出刻石,日夜拓印,得数千本,然后借口“苏氏之学,法禁尚在”,将刻石毁掉。众人听说刻石遭毁,拓本的价格遂为之激增,苗仲先因此发了一笔横财。;【初读任务】

1.《芣苢》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句的旋律

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

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

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

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

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拾

取、摘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提起的衣襟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答案:《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主要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比如“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句运用对仗,不但使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同时突出了日出天晴后村民欢欣鼓舞的情景;再如“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写出了犒劳劳动者的紧急和欣喜,也从侧面写出了劳动者的众多以及劳动场景的热火朝天。;【语言建构】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阴霪()场圃()村酤()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过站内信息告知,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