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疾病有哪些.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常见疾病

鹅口疮是什么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鹅口疳、鹅口白疮等,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又称为雪口病,常多见于婴幼儿。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表现为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口腔不清洁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亦可发生在体弱的成年中。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宝宝患了鹅口疮通常会感到口腔不适,有时会感到疼痛,多半宝宝会因此减少吃奶;鹅口疮还会造成宝宝吃奶时呼吸量不够,使宝宝营养摄入不够,出现营养缺乏症。

查看详情

寨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原是非洲丛林的名字,后来病毒爆发,科学家分析成因时发现这种病毒来源于这片非洲丛林的一群猕恒河猴,于是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扩散速度快,2015年以来已扩散至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

首次被记载的寨卡病毒病例于2007年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

群岛出现。2013年10月开始,寨卡病毒传到波利尼西亚,感染上万人,疫情严重。2015年5月,疫情持续发酵,巴西出现大批感染者,成千上万人生命被威胁。截至2016年,45个国家发生寨卡病毒疫情,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玻利维亚、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巴西、圭亚那等。

至2016年2月底,中国出现三个寨卡病毒感染者,其中一个为38岁的义乌人。患者曾去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后出现无诱因的发热畏寒症状,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

查看详情

口水疹

口水疹是什么

口水疹多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或异物摩擦等刺激因素,有时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疼痛、轻度肿,好发部位是嘴角等嘴唇边缘。一般为婴幼儿多见病症。

宝宝出现口水疹多是在长牙期常常流口水导致的。查看详情

喉梗阻是怎么回事

喉梗阻是什么

喉梗阻又名喉阻塞。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喉部及其周

围邻近组织的病变而引起的以吸气期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综合征。引起喉梗阻的原因很多:

1、喉部急性炎症,特别是儿童喉腔狭小,声门下粘膜下组织疏松易于水肿;

2、异物嵌顿;

3、外伤损害;

4、肿瘤;

5、天性畸形或疤痕狭窄;

6、双侧声带麻痹及喉痉挛等。查看详情

婴儿肠套叠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入相邻的一段肠子里,造成肠道梗阻而不通畅。

理论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在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也就是说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它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如果肠管套叠1—2天,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并随着肠蠕动肠管越套越紧,从而发生缺血性坏死、穿孔,危及宝宝的生命。

查看详情

秋季高发肠套叠 小胖宝易中招

5大症状 助你判断宝宝肠套叠

必读!怎样及时发现BB肠套叠

惊!2岁以下BB哭吵或是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的症状与护理方式

专家解析 什么是婴儿肠套叠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的症状

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和数周的婴儿,此时脐带的切断处已有上皮形成,因此,疝的表面有皮肤覆盖。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紧张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

脐部留有松弛的皱褶,用手指将疝内容还纳后,往往可以听到气过水音,并且可以触到组织坚硬的脐环,以手指深入脐孔内,可估计到脐环的直径,当小儿咳嗽、哭闹、用力时手指可有冲击感。

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胀满,安静时消失,即可诊断。查看详情

BB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宝宝肚脐异样 妈妈慎用老套路

新生宝宝肚脐护理的5大要点

新生儿肚脐的6个异常情况需诊治

宝妈分享育儿经验之消灭脐疝

婴儿脐疝发病究竟有何原因婴儿贫血

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

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

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