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基础(刘沛清-2017-12).pptx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USHIJIALABORATORY;空气动力学基础;1.1 空气动力学发展史;(1)达·芬奇;(1)达·芬奇

15世纪70年代,达芬奇画出的一种由飞行员自己提供动力的飞行器,并称这种飞行器为“扑翼飞机”。;(2)乔治·凯利(1773-1857)古典空气动力学之父,英国人;风筝在有风的情况下,气流绕过有迎角的表面产生垂直于风筝表面的总空气动力。总空气动力分为垂直向上的升力和水平方向的阻力。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克服阻力,竖直向下的分力和重力一起平衡升力。;(2)乔治·凯利

但是,当时的技术还未能制造合适的发动机,于是凯利便以俯冲作为推进动力发明了滑翔机。;鸟在翱翔时的受力

。;(3)李林达尔,O.(1848-1896);莱特兄弟

奥维尔(1871—1948)维尔伯(1867—1912)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

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浮力大、可持续飞行,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飞机的成就归功给他们。;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由美国莱特兄弟驾驶试飞成功。飞行者1号的起飞重量仅仅360kg,勉强能载一个人飞离地面,速度比汽车还慢,只有48km/h,最成功一;莱特兄弟的飞机设计图;;1906年,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儒可夫斯基(Joukowski,1847年~1921年)发表了著名的升力公式,奠定了二维机翼理论的基础,并提出以他名字命名的翼型。1918-1919年,德国力学家、世界流体力学大师普朗特(LudwigPrandtl,1875~1953年)提出了著名的大展弦比机翼的升力线理论。;二十世纪二十年到三十年代,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得到迅速发展

,所建造的许多低速风洞,对各种飞行器研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从而很大程度上改进了飞机的气动外形,实现了飞机动力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使飞机的飞行速度从50m/s增大到170m/s。;1925年,瑞士科学家普朗特的学生阿克莱特(Ackeret)导出翼型的超声速线化理论,1939年戈泰特提出了亚声速三维机翼的相似法则,1944年美籍科学家普朗特的学生冯

·卡门和钱学森(导师冯.卡门)采用速度图法,提出了比普朗特-葛劳渥(Glauert)相似性法则更为精确的亚声速相似率公式,1946年钱学森首先提出高超声速相似率。二十世纪三十年至四十年代,人类建造了一批超声速风洞

,使飞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突破了“声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后突破了“热障”,实现了超声速飞行和人造卫星。;美籍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1963年);二层与三层机翼的飞机(德国福克Dr.I三翼战斗机);;1.2低速物体绕流(相对飞行原理);相对飞行原理,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相对飞行原理是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人们在实验研究时,可以将飞行器模型固定不动,人工制造直匀气流流过模型,以便观察流动现象,测量模型受到的空气动力,进行试验空气动力学研究,而且在风洞试验中让空气流动要比让物体移动更容易实现。;理想流体圆柱绕流;在零压梯度下的层流边界层的发展;在可变压力梯度下的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圆柱绕流边界层分离;圆柱与翼型绕流;1738年瑞士科学家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1700年

~1782年)将质点动能定理沿着同一微元流管两截面建立

,导出一元流机械能守恒方程,即著名的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能量方程(后称为伯努利方程)。对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在质量力为忽略的情况下,沿同一条流线上的单位质量流体质点的总机械能守恒(压强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瑞士数学家与流体力学家伯努利

(DanielBernoulli,1700年~1782年);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鸟类的翅膀有独特的形状。通常拥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并且剖面呈流线型。这个独特地剖面形状就叫做翼型。;;1738年瑞士科学家伯努利给出理想流体能量方程式,建立了空气压强与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正确认识升力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是由该能量定理得出,翼型上的升力大小不仅与下翼面作用的空气顶托力有关,也与上翼面的吸力有关,后来的风洞试验证实:这个上翼面吸力约占翼型总升力的60%~70%。;弦线;;按照定义,飞行器的升力(垂直于来流方向)表达式为;李林达尔给出机翼升阻比定义为;平板与翼型的升阻比;飞机的机翼正是借助这种方法产生升力。翼型因不同的速度需求而变得多样化,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升力的需要。;机翼平面形状;诱导阻力

由于翼尖涡的诱导,导致气流下洗,在平行于相对气流方向出现阻碍飞机前进的力,这就是诱导阻力。;1.4 飞机阻力;阻力系数可分为;对于高亚声速大型飞机在巡航时,飞机表面摩擦阻力占总阻力的50%,诱导阻力占30%,激波阻力占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