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一)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一)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一)第1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

题号

总分

评分

第Ⅰ卷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积累运用

得分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翡翠初旬骡马蜜饯

正月娴熟榛子掺和

2.辨字组词。

寺饺拌腊

侍绞伴醋

待跤绊措

3.比一比,看谁积累的成语多!

张灯结彩

4.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副对联。

5.读《北京的春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是,原名,字,满洲人,被授予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剧本《》《》等。

6.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让我们先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二十三要;二十四要;二十九要;三十晚上;初一、初二;正月十五。

你能写出几个我国的民俗节日吗?。

7.课文理解。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和写的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

8.《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

9.从课文《北京的春节》中找出下面各类物品的名称,写下来。

(1)春节食品:

(2)春节玩具:

(3)元宵彩灯:

第Ⅱ卷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阅读理解

得分

10.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2)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穿、贴和、放、吃饭,,还要。

(3)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哪些人?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

(4)文中作者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11.课外阅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文档评论(0)

177****2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