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泸州市二0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

1.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可知,材料讲述了司马迁按史实真实生动地撰写《史记》,体现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故选C项。

2.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以及民族融合和中外关系的发展,共同促成了唐人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B项正确;材料中的社会生活方式与中央集权强化没有关系,排除A项;长安城坊市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与手工业技术水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武举开科28榜取士的人数不及一帮文举取士的人数,主要是因为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A项正确;科举制促使社会阶层流动加强,但材料强调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北宋时,与辽、西夏并立,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是()

A.电视剧 B.话剧 C.研究著作 D.志士手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辛亥革命中的革命志士手稿是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一手史料,D项正确;电视剧、话剧是后人编写演绎的艺术作品,研究著作是学术研究成果,均不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排除ABC项。故选D项。

5.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八字方针”的提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私有制的比重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排除A项;中共八大的召开阐明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八字方针”的提出是196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7.构建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上图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权利法案》 B.启蒙运动 C.马克思主义 D.十月革命

【答案】C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