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PPT教学课件.ppt

【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PPT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话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假设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那么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逍遥游

《庄子》;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认客观事物的差异,否认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假设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梦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北冥〔míng〕

鲲鹏〔kūn〕

抟〔tuán〕

迁徙〔xǐ〕

坳堂〔āo〕

草芥〔jiè〕

夭阏〔è〕;看图说话,梳通文意;Date;疏通课文意思〔1-1〕;Date;〔1-2〕:;〔1-3〕:;〔1-3〕:;〔1-4〕:;〔1-4〕:;四-1、归纳第一段段意:;Date;Date;四-2、疏通课文意思〔2-1〕;Date;Date;Date;Date;四-2、疏通课文意思〔2-2〕;四-2、归纳第二段段意:;Date;Date;Date;四-3、疏通课文意思〔3-1〕;四-3、归纳第三段段意:;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认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第二课时;听读全文,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

各笑什么?;第一板块;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第二板块;1、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第二板块;1、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征一国者”呢?;总体把握;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何看法?;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的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起发出来的;同时,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群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读庄子书确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他眼底里,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吱吱喳喳、跳跳跃跃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那么有如争吵不休的猴子。看他书中大鹏小鸟的比喻、河伯海假设的对话,以及井底虾蟆的设喻,你会觉

文档评论(0)

199****80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相信自己,相信明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