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课件讲解.pdf

小麦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课件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麦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一、麦叶蜂的发生

1.名称

为害麦类的叶蜂有小麦叶蜂、黄麦叶蜂、大麦叶蜂等。

俗名青布袋虫、小黏虫等,属鳞翅目锯蜂科。

一、麦叶蜂的发生

2.分布与为害

麦叶蜂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麦区。幼虫咬食小麦叶片,

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严重时可将麦叶吃光,使麦粒

灌浆不足,影响产量。

一、麦叶蜂的发生

3.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9.8mm,雄蜂体

略小,全体黑色,仅前胸背板、中

胸盾片纵沟之间部分、翅基片及中

胸侧板为赤褐色,后胸两侧各有一

白斑。

卵扁平肾形淡黄色,表面光滑。

一、麦叶蜂的发生

4.生活上及习性

小麦叶蜂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左右外越

冬,3月下旬后羽化为成虫,在麦田产卵,卵多产于叶背

主脉两侧组织中。幼虫共5龄,1~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

取食,3龄后畏惧强光,白天常潜伏在麦丛里或附近土表

下,傍晚后开始为害麦叶,4龄后食量大增,可将整株叶

吃光。4月上旬至5月初是幼虫为害盛期。

一、麦叶蜂的发生

4.生活上及习性

幼虫有假死性,稍遇震动即落地,虫体缩成一团,约

20分钟后再爬上麦株继续为害。小麦抽穗时,幼虫老熟入

土,分泌粘液将周围土粒粘成土茧,在土茧内滞育越夏,

至9、10月间才蜕皮化蛹越冬。

一、麦叶蜂的发生

4.生活上及习性

冬季温暖,土内水分充足,3月间雨量少,而春季气

候凉湿,麦叶蜂发生为害重;如冬季寒冷,土壤干旱,3

月间又降大雨,麦叶蜂发生轻,此外,砂性土麦田比粘性

土受害重。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⑴在播种前和麦收后,深耕整地,可把土中休眠的幼

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而死。

⑵利用麦叶蜂的假死性,可在傍晚用脸盆顺麦垄敲打,

将其振落在盆中,集中捕杀。

⑶采用水旱轮作。

二、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麦叶蜂抗药力较弱,在幼虫3龄前用药,效果为佳。

⑴粉剂用1.5%乐果粉剂或2.5%敌百虫粉剂,每亩喷施

1.5~2千克。

⑵乳剂用25%乐果乳剂或50%辛硫磷乳剂,兑水1500倍

喷雾。喷药时间应在傍晚或上午10点以前为好。

谢谢观看

Thankyouforwatching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