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赠从弟》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课件教学.pptxVIP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赠从弟》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课件教学.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刘桢(?-217),字公干,存诗二十余首。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yīng)扬并称“建安七子”。他在当时甚有诗名,曹丕即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他性格豪迈,狂放不羁。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本诗选自《建安七子集》。《赠从弟》诗有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从弟,堂弟。;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亭亭:挺拔的样子。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于狂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美好品格,勉励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这两句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把青松和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青松的坚忍不拔?)?;“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赤壁;【杜牧】(803-852),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

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

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

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传世。代表作有诗歌《泊秦淮》《山行》,散文《阿居宫赋》等。;《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版)。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运用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①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隐喻东吴的存亡,以小见大,慨叹历史上英雄成败要看机遇。

②以此影射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况。含蓄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

;诗人在《赤壁》一诗中说周瑜的胜利只是因为借助偶然的东风,对此你有何看法?;二:周瑜胜利只是偶然。若他未巧借东风烧曹营,决不会赢此战役,况且曹操也非等闲之辈,他也具有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加上雄厚的兵力财力,若非东风,谁胜谁败还未可知。;写作特色;2.设想奇特,手法新奇。

这首诗紧扣历史事件,将对历史兴衰成败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尤其是英雄与美人互相映衬,设想奇特,手法新奇,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板书设计;课文小结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过站内信息告知,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