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岳

杜甫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治美的情操,体会诗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难点)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登过泰山吗?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感受如何呢?唐代大诗人杜甫却另有一种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佳作《望岳》。

1、介绍泰山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xx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

姓名:杜甫,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

朝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经历: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贡献:现存诗1400首,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杜甫诗歌创作历程:

1、读书和壮游时期《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哀王孙》、《春望》。

3、战乱流离时期“三吏”:《石豪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漂泊西南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朗读诗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

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未了:未尽,没完。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集中,聚集。

昏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思。

决:裂开。

眦:眼眶。

会当:定要。

凌:登。

一:全。

览:看。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

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

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

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

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我)定要登上顶峰,

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伟壮阔—远望

泰山的高大秀美—近望

诗人的胸怀浩荡、眼界开阔--细望

想像之景

实写

五、诗句赏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

这一句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颔联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3、“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

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尾联写由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最新试卷真题【首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最新中小学试卷真题,原版教辅电子档,校网通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