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浅谈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分校:

学生:

**: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z.

-

目录

摘2

关键词2

导言2

一、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3

〔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3

〔二〕、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4

〔三〕、情、景、事、理的浑融6

二、结论7

参考文献8

摘要: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出色的是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田园诗成

就最大。渊明的生活和思想开展对他的田园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田园

诗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是“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深

远的影响。

关键词: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导言:渊明是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大的文学家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

远。他的艺术特色最受后人称道的就是其“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

主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渊明个性倾向于自然,不喜拘束,于是在与现实官场不

合后,便转而求本性的发挥,转向自然。加上自汉、后,儒家经学渐衰,老庄

思想兴起,正配合了他爱好自然的本性,道家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

.z.

-

向往自得,其余外物,顺乎自然。觉察到了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摧

残,希望能超越世俗的人际关系网,获得个人心的平静自在。或院于山林,或

隐于阡陌,有明显的出世倾向。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他不慕名利、喜爱

山水,其归园田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青山。〞通过桃花源记可以

看出他对美好淳朴社会的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个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世

界。那里土地平阔,屋舍俨然;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怡

然自乐。而这和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图景何其相似,于是在他

41岁时辞去了仅任职83天的县令一职,并欣喜地认为“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归隐柴桑,真正回归了他理想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

园生活。道家思想宏通开阔,可以说渊明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

在玄言诗盛行的时代,他的出现,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他的田园

诗独具田园风格,为中国诗歌开展开辟了一块新园地。“古今尊,统归平淡〞,和同

时的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截然不同,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平淡自然不仅是

渊明的人格修养,也是他的审美追求,因而在诗渊明中出现的经常是一些日常

常见的事物,没有奇特的意象,不雕章丽句。诗人的清闲感受,真切的体验,化

俗为雅,化平凡为神奇,也是渊明田园诗隽永的原因。

一、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我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用白描的手法创造出高远超俗的意境

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

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而描写景物。文学创作采用白描法,是指

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

.z.

-

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白描是渊明田园诗的根本创作手法,诗人要在

诗歌中表现自己的人格,审美理想;反响田园风光的文学特质,就必须采用

与之相符的写作手法白描,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在不经意中勾画出来事物的

形态,显得十分逼真,他的诗歌笔态清逸,意态饱满,田园的景象形象自然,真

切,蕴味无穷。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是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

浅薄,没

文档评论(0)

恋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