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

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

源,值得挖掘和利用。钱钟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一文

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

重视。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

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

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文艺理论价值可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

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叙》中有过精彩论述,指出小说中的“事”真

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吴娥川主人《生花梦》第一回中

说:(小说)“然不必尽实,亦不必尽虚。虚而胜实,则流于荒唐;实而

胜虚,则失于粘滞。”认为小说创作应该合理把握“虚”与“实”之间的

“度”。《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

神。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

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这些言论,无疑进一步深

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

其二,品评作家、作品。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

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

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

乃“实录其事”。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

题。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

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

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

的道理。”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

补偿。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

小说有“套语”“虚谈”“太腐”“太俗”“太杂”等缺陷。这些评论都

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

为后世学人所取资。

其三,传述创作技巧。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说是

个顽意儿,其为法则,则与文章家一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

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才得有个间架结构。”这乃作者的

创作经验之谈。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谈文论艺描写的艺术功能自是

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有不少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成为“学术之汇

流,文艺之列肆”。将理论价值与文学功能完美结合,《红楼梦》堪称典

范。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黛玉称自己喜欢山水诗人,主张写诗不必

有太多的束缚,立意最为要紧,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词句不必

修饰。她的文学主张与宝玉相似,宝玉创作《芙蓉女儿诔》,“随意所之,

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

拘拘于方寸之间哉。”这些诗论继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张,又表现了

宝、黛的率真个性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儒林外史》中蘧太守和鲁编修的文学观念截然相反,蘧太守认为“与其

出一个斩削元气的进士,不如出一个培养阴骘的通儒”,他教蘧公孙作诗

要“吟咏性情”;而鲁编修则声称“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

——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

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孤禅,邪魔外道”!他从小把女儿

当儿子培养,教她做八股,鲁小姐每日涵玩,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它”。

这样,就为后来蘧公孙和鲁小姐的婚姻不幸埋下了伏根。明末清初的很多

小说都提出诗贵性情,虽是老生常谈,但置于当时的语境中,具有挑战八

股和理学的进步意义。

总之,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描写,是古代文艺理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

总体成就虽不能与专论比拟,但其中渗透着作者的创作经验,比一般的学

者之论更切合实际,既可丰富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可借此考察文论的传

播和接受状况;而且,一般作为小说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发挥着刻画人物

性格等艺术功能。因而值得学界关注。

(摘编自万晴川《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材料二: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

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

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

又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