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docx

咬文嚼字【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其中可免费阅读3页,需付费95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

高三语文《咬文嚼字》原文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中,婵娟斥责宋玉:“你这无骨气的文人!”演出时,郭先生在台下聆听,感到此话尚欠火候,欲在“无骨气的”之后添上“无耻的”三字。一位演员提议将“是”改为“这”,变为“你这无骨气的文人!”语气更为强烈。郭先生认为此改甚妥。他探究这两种句式的力度差异,认为“你是什么”仅是平淡的陈述,或许甚至可能为否定;而“你这什么”则是坚定的断言,且往往省略了附带的修饰语。基于此观点,他将另一文中“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此例为炼字的佳作,我们可借此探讨炼字的原理。那位演员将“是”改为“这”,确实改得巧妙,但若郭

文档评论(0)

超越梦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