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黑穗病高效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蔗黑穗病高效防治技术规程规定了甘蔗黑穗病的调查防治原则以及防治措施其中,适用范围为广西甘蔗黑穗病的调查和防治,其中,检测时间是6月和10月各调查一次,防治方法随机抽取试验区和对照区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随机3点取样,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病株率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并且需使用化学防治防治措施是采用“种苗技术病菌分离用药田间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甘蔗黑穗病同时,遵循“3年以上合理轮作,3年深翻一次”的策略

甘蔗黑穗病高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黑穗病高效防治的调查、防治原则以及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甘蔗黑穗病的调查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GB/T19566旱地糖料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NY/T1787糖料甘蔗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甘蔗黑穗病

4

由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scitamineum)引起,是一种世界性的甘蔗真

菌病害。

4甘蔗黑穗病的调查

4.1调查时间

甘蔗黑穗病在甘蔗新植蔗的伸长期(6月)、成熟期(10月)各调查1次;宿

41

根甘蔗在苗期(月)、伸长期及成熟期分别调查次。

4.2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试验区和对照区调查黑穗病病株率。采用随机3点取样,每点调

2

查60m,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计算病株率。苗期调查茎基部发病率,

%/×100%

成熟期进行剖秆调查发病率。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

5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人工物

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

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

6防治措施

5

6.1农业防治

6.1.1品种选择

从无病区调种,选用按甘蔗脱毒种茎标准化技术要求生产的单芽/双芽

段,经消毒、包衣处理得到的优质健康种茎。高抗黑穗病甘蔗品种推荐:中

蔗9号、中蔗1号、桂糖52号、桂糖55、桂热2号;易感黑穗病甘蔗品种推荐:

桂糖42号、台糖22号、柳城05136。

6.1.2有效的空间布局

在重病区按设计的空间布局种植高抗黑穗病甘蔗品种和易感黑穗病甘蔗

品种。

HL

代表高抗黑穗病品种,代表易感黑穗病品种。

6.1.3轮作与土壤耕作

6

与香蕉、大豆、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合理轮作,实施以深

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三年深翻一次。

6.1.4田间管理

①施肥

新植蔗下种前施足基肥,肥料的施用符合NY/T496的规定,根据土壤供

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

施肥。或甘蔗药肥25kg~30kg作为底肥,均匀地撒施于种植沟,与土壤充分拌

匀。

②施药

预防地下害虫宜选用辛硫磷,预防棉蚜虫宜选用噻虫嗪或吡虫啉,预防

蔗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胺。

③灌水

蔗田水分管理及排水防涝等管理按照GB/T19566和NY/T1787标准执行。

④及时培土

7

在甘蔗分蘖中后期及时培土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蔗苗生长健壮,增强抗

病力。

⑤减少侵染源

苗期拔除病苗、可疑苗;黑穗抽出前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